管建刚老师说:"我希望每天下班都能留下一个故事。"我理解,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实质上是希望做一个闪烁生命光彩的老师。自从读了管老师的作文教学系列书籍,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也成了我的教育人生的追求之一。这不,还真是天天有故事——
虽然上面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中高年级每学期可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但中期考试的通知还是在学区工作群发出了——大概领导担心不考试老师就不认真教书了。
第二天,我把要考中期试的消息告诉了学生,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反问:"不是规定不准考中期试吗?领导为什么偏要考?"
"领导怎么那么爱考试?"
"领导大,还是国家大?"
……
我真没想到孩子们的反应会如此强烈,一时竟不知怎样平息满屋子的怨气,说真实想法吧,毕竟让孩子从小就对领导抱有成见是不利于其成长的;糊弄糊弄了事吧,可他们质问得句句在理,咄咄逼人,怎好蒙混过关?我只好先静静地听着他们的"牢骚"和"想不通"。说实话,看到考试通知我比学生还激动,怒基层管理者无视"双减"政策,哀他们自以为是地把考试成绩当作教育的全部,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不顾考试引发的社会焦虑。但我能怎么样呢?我没有魄力和能力与现实抗争,于是,又拿出惯用的"别人行,我就行"的心理疗法让自己激动的心得以渐渐平复。等孩子们逐渐平静下来,我差不多也想好了应对的"招"。
我故弄玄虚地问学生:"你们猜一猜,领导为什么要冒着违反政策的风险考我们?"
"对领导有好处。"
"领导喜欢考试!"
……
大家猜测了一会儿后,我郑重地告诉他们:"因为领导不相信我们!"
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更疑惑了:"为什么不相信我们?"
"因为国家突然不让考试了,领导可能担心没有了考试的督促,老师会不好好给你们上课,你们也不认真学习了。你看,领导也是一片好心哪,都是为你们学习着想。"我说得很诚恳。
大部分学生都发出低微的"噢"的声音,表示认同。坐在前排的尚钰彤小声说了句:"可我还是不喜欢考试。"
声音虽小,还是被我捕捉到了。我笑着说:"我和你一样也不喜欢考试。不过,我有个想法,既然领导考我们的目的是怕咱们教的不好好教,学的不好好学,咱们何不证明给他们看——这学期没有单元考,也没有月考,老师照样认真教了,你们照样努力学了,甚至比原来更用功。或许领导一看,原来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就放心了,以后也不会再给我们考中期试了。"
孩子们顿时来了劲:"老师,我们怎么证明啊?"
"用领导最重视的考试成绩去证明!"我把矛头引向了明天的期中试,正好借此机会做个考前动员。
"我知道了,明天我们一定认真答卷!一定要考出好成绩!"班长首先表态。
"我们都要把字写好,阅读题要多读几遍短文,作文……"王波说出了具体做法。
"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尚蓉儿补充道。
到底是陶桃心细,提醒大家:"每个人都要提前准备好钢笔、直尺、铅笔、胶带等考试用品。"
看到了吗?学生已经自己把自己动员了,我还有啰嗦的必要吗?
有故事真好!故事让我在教育事件中生长思想、生长智慧、生长经验,让我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又极富思想的"实践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