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日临池把墨研《日常小记》初见
临池日记(1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临池日记(1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22:58 被阅读0次

    4月25日,周二,多云,12-16度

    今日读安敦礼先生写的《求师学画纪实》,讲述他的老师徐悲鸿先生怎样教人画画。安敦礼先生写道,徐悲鸿先生经常教导学生一句口头禅:“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要求学生们每天笔不离手,但又不能每天死画不停。徐悲鸿先生在课堂上说:“你们每天若有十分画兴,只可画八分,万不可把十分画兴都画尽,要留二分,进行思考。经过一夜的思考和酝酿,第二天,你的画兴就可增加到十二分。第二天作画,仍要留二分画兴。否则,天天死画,不加思考和研究,就会变成低能的画匠了。”

    我记得村上春树先生在谈写作时也提到过类似的方法,即每天写到兴头最高的时候停住,第二天就比较容易续写。如果将今天的灵感全写完了,明天又要重新起个头,就很难接得上去,而且过渡也不自然,他这说的是写长篇。

    说到过渡自然,我又联想到画画,上色的时候,山体下半部是赭石色,上半部为花青色。先上赭石,上花青时,要用笔肚往下半部赭石上压,使两种颜色衔接地段为两色重合,这样颜色就不会明显两截了。

    我以前写长篇时,习惯将灵感一次写尽。第二天再起笔时,四顾茫然,无从下笔。只得将前面写的反复读、反复修改,在读和改过程中慢慢生出新的灵感。这个修改过程就相当于将后一种颜色压在前一种颜色上吧。倘若用徐悲鸿和村上春树留二分兴头的方法,那第二天就不必在“重温”上浪费时间了。

    画小鹿了

    今天在购买的国画课件中找了一堂披麻皴的课,跟画了一幅。这堂课中竟然教画梅花鹿,太激动了。可惜,我将小鹿画得太小了。

    用行书抄写了一首陈寅恪的诗《寄傅斯年》,抄诗比临帖有趣多了。抄诗时会阅读诗句,落笔时,带着诗中的情感和哲思,这才是真正的写字。

    每天画一幅画,用行书抄一幅陈寅恪诗稿,日子圆满。

    收到网购的三本画论及清代四王画册。这画册中有96张高清的名画,方便 临摹,真是太好了。

    自从开始学画画,这个房间就整理不干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池日记(1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jp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