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将军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到了吴国。在吴国建城时,他命人将大量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作为城墙的基石,也备饥荒之需。
有一年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团团围住,当时时值年底,天寒地冻,人民食不果腹,饿殍遍野。在危难之际,有人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挖开城墙,敲碎糯米砖石,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后来,在楚天一带,每年年关将至,人们用糯米制成像砖块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
两千多年后,在我的家乡,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要备的年货之一,那就是糍粑。
记得小时候,村里一家打糍粑,其它人家力气大的男人都会来帮忙。虽时值隆冬,捣糍粑的两个人用粗木棒子在石糟里,你一棒我一棒将煮熟的糯米捣成泥状,嘴里还吆喝着,捣得热火朝天的。周围围观的人都看得兴致高昂的,仿佛比吃糍粑时都带劲儿。刚出锅的糯米在石糟中冒着白白的雾气,那雾气缭绕着,我们竟也不觉得冷了。
那时的糍粑饱含了人们年前丰收和即将过年的喜悦⋯⋯
那时妈妈常常是将糍粑煮在米酒或豆丝里,糍粑本无味,将它放入米酒里即是甜的,放入豆丝里煮烂了就是咸的,这两种吃法算是最简单的。有时,也将糍粑煎着或炸着吃,但通常需要蘸着红糖汁吃,味道也是极好的。
再后来,早点摊上有了那种绿豆糍粑,就是将煮好的绿豆包在糍粑里,做成饼状,炸着吃,糍粑和绿豆放在一起真是绝配,又香又糯,啧啧,那味道⋯⋯想不起来时尘封在记忆深处,如今想起时仍让人怀念。
前几年,我和朋友一起去一家菜馆吃饭,没想到那家店竟有红糖糍粑,于是点了一份,那味道像极了小时候吃过的红糖糍粑。偶遇糍粑的惊喜让我第二次去了忍不住还会再点一份。
这些年,我父母每到年前都会准备各种年货,除了冬天必备的豆丝,还有炸豆腐丸子、鱼丸、腌肉、咸鱼、香肠,还有就是糍粑。从我离开家乡的这么多年,爸妈每年腊月份都会寄些年货给我。起初,也寄糍粑给我,可我做出来的味道,却不似小时候吃的那味。于是放置,好久,慢慢地也总算吃完了,来年便不让他们再寄了。
对于糍粑,如今,见不着时也不太想念。可一旦某一天,因为什么想起它来或看到了,心里有股馋瘾上来,就不太容易下去了。
就像一种思乡的情节,忙碌时不曾想起,但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涌现出来,然后在心头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国庆长假我们在家闲时追剧,结果剧中出现了好多次女主吃红糖糍粑的镜头。
我的小吃货女儿好奇地问我:“妈妈,糍粑好吃吗?它是怎么做岀来的呀?”我说:“糍粑是妈妈从小吃到大的一种食物,好吃,但不能多吃,偶尔吃吃,味道还是不错的。”接着我给她讲了做糍粑的工序,又在网上找来视频给她看。
“原来做糍粑这么有意思啊……”她看着视频中两个人捣糍粑的样子,笑着说道。
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和被勾起来的馋瘾,我决定线上下单买来糍粑给她尝尝。
很快,今天上午就到货了,女儿迫不及待想让我做给她吃,嘴里念叨了一天的“糍粑”。晚上炸了一盘,还没端出厨房,她就在一旁先尝为快了,边吃边说:“嗯,太好吃了!”紧接着又㧅了一块儿⋯⋯“好了。”我制止道:“不能再吃了,得等一会儿端出去大家一起吃。”
对于糍粑的喜爱,因为一部剧,就这么美滋滋地传给了女儿。大概若干年后,她也会回忆今晚第一次吃糍粑的那种感觉吧,那份软糯香甜的味道,那份味蕾满足的喜悦⋯⋯
就如同很多年前我小时候吃糍粑时的感觉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