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对于董卓的拥兵自重,不听指挥,朝廷肯定不能善罢甘休。
一年后,公元189年,朝廷再次用官位诱惑董卓,希望他能释权听命。
朝廷下诏书任用董卓为并州牧,仍旧让董卓带领将士归属讨伐黄巾军的总司令皇甫嵩。
董卓故伎重演,再次上书,说:“臣掌兵十年,士卒无论官职大小,都与臣相处融洽,个个感念臣的畜养之恩。臣也非常乐意为国家效命,但是乞求不要离开凉州去并州,希望能一直效力边陲。"
董卓面对朝廷的屡次征辟都推诿不应。朝廷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因为此时的朝纲已经颓废,皇权也已经陷落在宦官之手。
东汉王朝的国运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数将尽。
公元189年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汉灵帝驾崩,小皇帝刘辩继位。
皇帝幼小,乾纲难以独断,何太后临朝听制。
何太后的大堂哥—国舅爷何进,初掌兵权,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想要同宦官集团一较高下,争夺国柄神器。
此时把持国柄的是以大宦官张让、段珪为首的十常侍。
何进与袁绍合谋想要将宦官全部杀掉,何太后坚决不同意。
何太后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她一个妇道人家,一直起居后宫,朝夕和宦官宫女们相处,根本不晓世事。此外她和一些宦官的私交很好,当年也是凭借这些宦官的进言,她才得以坐稳皇后的宝座。
何进为了逼迫太后,使了个让天下人笑掉大牙的昏招,召董卓进京胁迫妹妹何太后。
全天下的人都看出来这是一件引虎赶兔子的荒唐事,何进身在其中却丝毫不知。
曹操对何进和袁绍的昏招,曾经有过一段观点鲜明的阐释。
“阉竖之官,为保留皇室血脉的纯正,自古就有,只是天子不应该给他们权利罢了。既然要惩治宦官把控朝政的罪行,就应该诛灭元恶罪首,秉持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原则,一个掌管监狱的小吏就足够用了,何必大张旗鼓地征召京师以外的兵将?”
曹操对这件事情的论述可谓是鞭辟入里,精辟绝伦。
董卓得到何进的召唤,简直是喜出望外,跟范进中举差不多,幸福来得太突然。
这一次董卓丝毫没有推诿犹豫,立刻启程上路。
董卓人马都没带够,骑兵、步兵加在一起也就三千人马,昼行夜赶,驰赴京师。
要说董卓还真不单单是一个残暴的大胖子,政治头脑非常灵活,政治嗅觉也是极其敏锐。
汉灵帝之死,远在京师,还属于突发事件,董卓从何进言辞急切的求援信中,嗅到了一瞬而过的政治机遇,迅速判断,果断出击。
董卓行军到北邙山的时候,遇到了劫持小皇帝逃命的太监张让等人。
董卓三下五除二解决宦官,张让被逼跳黄河自杀,其他人等,皆身首异处。
董卓狡猾的地方就在于胆大而心细。后来被吕布所杀纯属过于自信而麻痹大意。不是董卓无能,是对手王允太狡猾。
董卓刚到京都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怕镇不住京师的局面,于是开始演戏。
白天让士兵们排着队,踢着正步往城里面走,等到夜深人静了,再让士兵偷偷地出城。
等到第二天白日,再让士兵们列好方队,鼓号手准备齐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踏步进城。
如此反复四五天,营造出一个人山人海的声势,对外宣称,西凉兵正不断地赶到洛阳。
这事干的是人不知鬼不觉,都以为董卓的兵不可胜数。
这还不算完,为了配合好本次演戏,董卓还遣兵出城演练,对赶大集,参加社戏的老百姓大肆攻掠残杀。男的砍掉头装上车,女的带回来充当婢女奴仆。以此来炫耀武力,震慑朝廷、文臣、武将和百姓。
为了在官员面前树立威信,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玩弄皇权神器于股掌之间,嚣张跋扈到了如此地步。
招来恶虎的何进在董卓还未进到都城的时候就已经被宦官杀掉。
主政京师的执金吾丁原也被董卓使用离间计干掉。
袁绍、曹操不愿屈就董卓,纷纷外逃,亡命天涯。
董卓这一番杀法立威的组合拳,打得实在是漂亮。
京师洛阳在董卓区区三千步骑之下,一片狼藉;
国主朝纲在董卓的把持之下,仰其鼻息;
宫人公主,在董卓的秽乱之下,粉妆凋残;满朝文武在董卓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
洛阳百姓在董卓的暴虐之下,民不聊生……
董卓的崛起之路已然完结,权势已经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
对董卓召之即来的何进已死,对董卓挥之即去的人还不存在。
还有谁能以兆民苍生为念,以国家社稷为忧,振臂一呼,为天下铲除奸佞?亦或有哪位命世的英雄,能以天下为己任,救亡图存,扶社稷于即倾,救万民于水火?
下篇文章《董卓的覆灭之路》解决这些问题,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