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弼《明象》有感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9:35 被阅读143次

夫象者, 出意者也。 言者, 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 象者, 所以存意, 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 言者, 象之蹄也; 象者, 意之筌也。

是故, 存言者, 非得象者也; 存象者, 非得意者也。

象生于意 而存象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

言生于象而存言焉, 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然则, 忘象者,乃得意者也; 忘言者, 乃得象者也。 得意在忘象, 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以尽意, 而象可忘也; 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这篇文章有一点长,我也不太会按照原文翻译,只能做大概的理解,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我突然有一点感受。

比如我们好多人出去旅游,往往过于注重拍照,而忽略了欣赏美景的过程。结果照片拍了一大堆,景色反倒没有在心里留下多少的印象。出去旅游了吗?出去啦。那里好不好呢?说不上来。因为太过专注于拍照啦。而忘记了欣赏。

读王弼《明象》有感

再比如,我们听老师讲课,往往过于重视记笔记,而忽略了老师如何讲课。结果笔记记了一堆,课后也不怎么看,老师讲的如何也没有记住。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翻笔记,再去回忆老师讲课的过程,结果啥也想不起来了。这事我常干,每次听课,都要提示自己这次不做笔记,专心听老师讲课,结果课程中还是自然不自然的去记笔记,还觉得记得越多越好。结果记得倒是挺多的,老师怎么讲的全忘了。课后再去回忆老师在那个点到底是怎么讲的呢?既清晰又模糊,翻笔记也记不起来了。

我们做事往往过于注重形式,或者目的,而往往忽略了过程。或者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上课就是上课,重点在听,不在记。记再多,听不进去,课程对于个体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听课就是听课,好好的听课,全身心投入听课中,就是对听课的最好的诠释。这就叫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一般来说,对于我们有兴趣的事情,我们才会投入更多的有意注意。还是听课,有的人无论会场中有什么其他动静,他都注意不到,关注不到。因为那个时刻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这好像关乎到意志的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够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情呐?其实就是意志力的问题。可能有明确的目的,也有行动,但是不能够克服困难,也不能够克服挫折,所以无法实现预定的目的。做事虎头蛇尾的人,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其实意志力缺乏的问题,每个人可能或多或少的都有,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我也有,我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每天要读多少页的书,要写多少字的微文,要走多少路,也有其它具体的日程的工作,比如陪母亲多长时间,陪孩子多长时间等等。有的时候这些工作都能够正常完成,但是有的时候却不能。沉浸在一个网络小说里,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对这个小说的评价可能都并不高,也知道这个东西对我没有意义,甚至都怀疑它的可信性。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去读,可能享受的只是自由散漫的那个过程。因为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读书,比如写微文,这些事情是要克服困难的。因为克服不了,所以去做相对来说更容易的事情——读网络小说。

读王弼《明象》有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认为初心就是有意注意的预期目的,始终就是意志行为要实现的预定目的。而从“不忘”到“方得”过程就是意志实现的过程。

亲爱的,你有自己的预定目标吗?你实现了吗?

相关文章

  • 读王弼《明象》有感

    夫象者, 出意者也。 言者, 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

  • 古人怎么看意象

    魏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

  • “言象之意”谁人知(王明鹏)---视角训练之68

    看到“察言、观象、会意”主题关键词,借助百度再次查阅和认真理解“王弼:明象”文章,越发感觉精妙的很。“言和象”可以...

  • 《道德经》王弼注——上篇

    《老子道德經王弼注》作者:王弼三國(魏) 說明:王弼(西元226~249年),字輔嗣,三國時曹魏山陽郡人,魏晉正始...

  • 人到五十才顿悟,身边出现这些“怪事”,那是不吉的征兆

    01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随意产生的,一定有它必然的...

  • 王弼注道德经述成·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王弼:随物而成,不为一象,故若缺也。 原成:不为一象,不有意去造成某一现象。不为一象,则无,...

  •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思辨性2

    因此,“忘言”实非“遗言”, “忘象”亦非“遗象”。考察王弼《周易注》一书,对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注释,正是充分...

  • 《周易开讲》——王弼易学的思辨性3

    无独有偶,早于黑格尔一千六百年的王弼,站在易学的角度提出“得意忘象”说,把《周易》“象”的最终落实点归结于“意”,...

  • 王弼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至公元249年。大家对他可能有些不太熟悉,那我们就首先说一说他的身世。他有着四十三宫...

  • 王弼

    王弼,字辅嗣,【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弼《明象》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zh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