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弟弟7月+了,开启了辅食大幕。
皮弟虽然瘦,但是是个馋嘴猴,看到大人嘴巴在动,他也吧唧吧唧嘴,咀嚼着空气也能吃出津津有味的造型来。
看见谁吃个新鲜东西,当然,一切他没吃过的东西他都认为是新鲜玩意儿,他及伸出手去,啊啊叫个不停。运气好遇上没有油盐糖的东西,给他一口,那个满足的笑啊,能泛出泡泡来。
看着皮皮弟弟开始吃桃泥,苹果泥,鱼泥,土豆条,小米粥,鸡蛋黄……桃姐堪称血泪交加的辅食之路浮现眼前。理理思路,整理一下小宝宝吃饭的各项注意事项。对于家有二宝的自己,提示,警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点,一定不要强迫吃饭。
很多很多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隔辈亲,疼孩子。生怕孩子吃不饱,尤其是针对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她/他还不会出口拒绝。家长想,再多吃一口吧,吃得多长得壮,看,这个鸡蛋还剩了小半个没吃完,早餐标配两个鸡蛋,昨天吃完了,今天怎么能不吃完呢?于是继续给娃往嘴巴里填。全然不顾宝宝舌头往外顶,嘴巴不咀嚼,食物已经顺着嘴角的哈喇子流了出来,脑袋已经气哼哼扭到一边。
宝宝虽然小,但是您也不要侮辱俺们的智商好不好,人家已经示意不想吃了,干啥还要塞进嘴巴里。为了满足你们大人对我们提出的每天早晨一个蛋的完美主义要求……宝宝心里苦啊,有苦说不出啊!
如果,谁往大人你的嘴巴里使劲塞你已经不想吃的东西呢?请尊重宝宝。
第二点,一定不要追着喂饭。
这点适用于一岁多已经会跑的宝宝。大人说,她不好好吃饭,那么瘦,再不追着喂点,还不饿飞了啊!
先说说追着喂饭的好处:宝宝多吃了一两口,啊呀,大人好欣慰,功夫没白费。在说说追着喂饭的坏处:1.容易消化不良,2.容易岔气引起呕吐,3.容易让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吃中有玩,玩中有吃,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4.形成习惯贻害万年。
宝宝前面跑,家长端着碗屁股后面追,多么和谐美妙又惊悚的一幅画面啊。宝宝得是有多么的得意,看,你追我啊追我啊!家长多么的辛劳,小祖宗,你吃一口我洒一头汗啊!哎,其实家长省省这个体力,干点什么不好呢?哪怕是在厨房给娃多准备一道蔬菜,没准他还多吃一口。
宝宝如果不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吃饭,只想着玩儿,说明她还没有那么饿。就让她玩儿,一心一意的玩儿,玩累了,饿了,自然坐在那里乖乖吃饭去了。
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饿飞的宝宝。
第三点,按点按顿吃饭,树立饮食规矩。
让宝宝意识到,吃饭时间到。吃饭要坐在小餐椅上,自己拿起勺子,自己吃。
如果不吃,可以,下去玩儿吧。饭菜会在桌子上等待小主人半个小时,如果过了吃饭时间,那么饭菜就要收走了!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提供尽量多样丰富的饭菜,摆在桌子上,供宝宝选择;过了饭点,把饭菜收走;把家里零食收起来,告诉宝宝,你要到晚餐时间18:00整才有饭吃了。
挨饿两次,宝宝肯定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了。哦,不吃饭好饿,啊?饿了也没有零食吃,奶奶/姥姥/妈妈好狠心,一定要到下一顿饭点,时钟走得好慢啊……不要怀疑人类小崽子聪明的大脑,那可是从你那里继承来的。
这顿吃的少,下顿她自然就吃得多了。饮食习惯养成好了,看娃吃饭简直是一种享受好不好。那原始的基因自带的吃嘛嘛香的小表情。
第四点,尊重宝宝,把勺子交给他/她。
皮皮弟弟最爱抢勺子。他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
妈妈如果把勺子从他手里夺过来,必然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嚎啕。
好吧,给他勺子。皮弟拿着勺子那个得意,那种叱咤饮食届的帝王风范。他用还控制不大灵敏的手紧紧攥住“武器”,好容易戳进碗里,把米粉肝泥粘了点在勺子上,又颤抖着手往嘴巴的方向送。还离得好远呢,嘴巴就已经长得大大的在迎接食物的到来。眼看舌尖要碰到米粉肝泥,手过于用力,一抖,泥儿掉了。
皮弟空荡荡的嘴巴流出一行清澈的口水,人家锲而不舍地,用手指抓起泥儿,挣扎着把手塞进嘴巴里。啊,那个满足。顺带着,还糊了自己一脸糊糊,看,眼皮上,鼻尖上。
家长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拿着另一把勺子,帮助他吃辅食。其实在宝宝饿的时候,他是没有心思“玩儿”食物的,吃了半饱之后,人家才有心力去跟食物玩耍。家长可以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旁观宝宝吃辅食的各种囧态萌状,并适时地给予认可和鼓励。哈哈哈。
第五点,认可宝宝饮食胃口的差异性。
吃饭这个事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宝宝爱吃肉,有的爱吃面食,有的爱吃蔬菜。有的胃口大,有的胃口小,有的爱喝汤,有的爱吃干饭……
口味的差异大部分是后天养成的。但是胃口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比如,我家这两只。桃姐就属于天生胃口小,胃口又浅。经常吃不了多少就饱了,一口喂不好,张嘴就吐了(回到前面,喂饭不可取)。有时候,自己遇上喜欢吃的,着急忙慌的吃两口,没有好好咀嚼,一下也吐了。
对于饮食方面这样脆弱的宝宝,我想能做的只有:提供多样的食物,充分尊重她的胃口大小,不与其他宝宝比较,尊重她的饮食进度,提醒细嚼慢咽。
杜绝,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人家孩子多胖多重……试想,孩子如果说,人家妈妈如何如何,人家妈妈多美多瘦……我们又该作何感想?
第六点,不给宝宝贴标签,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不要告诉宝宝,你是个不爱吃菜的孩子,你是个不爱吃饭的孩子,你是个吃不饱的大胃王,你是个……
宝宝今天不喜欢吃菠菜,可能明天就喜欢了呢;宝宝今天不爱吃饭,可能下周就喜欢了呢;宝宝今天吃块大一点,硬一点的食物卡住了,可能下个月就吃得很顺畅了呢……
不要给宝宝贴标签,标签就是心理暗示,会把宝宝往大人定义的方向引导。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宝宝,她/他一天天在长大,在进步,不会永远活在一岁。
比如我们桃姐,最近也是自己吃饭,并且倡行了“光盘行动”。她把吃光了米饭鱼肉和青菜的盘子举到我面前,得意的说,看,我又吃光了。
饮食无小事,看,桃姐从吃饭上获得了成就感。
这是多么应该鼓励的事情啊!
民以食为天。
我们把宝宝吃饭的事情搞复杂了。其实,完全可以把它简单化:提供尽量多样的食物,微笑着把勺子递给宝宝。
你会发现,一岁以前,你还需要帮助宝宝吃饭,等一岁以后,你完全可以坐在旁边浅啜一口香浓的咖啡,或者啃上两口排骨、鸡腿,怡然自得地看着你娃吃得风生水起、满脸糊糊和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