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厚江《昆明的雨》

黄厚江《昆明的雨》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12-29 21:00 被阅读0次

一、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是什么样子的的呢?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二、1.作者主要不是写这些特点,那主要写什么?

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小酌。

2.给这些内容分别加一个修饰语。

3.读第八段。应该怎样读?

重读一下笑卖杨梅的句子。为什么要这样读?

4.缅桂花是充满人情味的缅桂花。哪个句子能读出人情味来?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主人?

【王荣生老师说,文学性散文学习的着眼点,一是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和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二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这里,黄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写的事物,体会其特点,作者对这些事物的独特感受,就构成了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作者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表达自己心目中昆明雨季中的事物。怎么多些对汪曾祺式语言的品味呢?】

三、请你在这个方框(老师框出昆明的雨的特点)和这个方框(老师框出昆明雨中的景物)的前面加一组关联词语。

(理解两部分内容的关系)

四、出示另一位作家写的《昆明的雨》

为什么两个作家写出两种不同的雨?

与作者性情有关。

汪曾祺比较随性。我们读汪曾祺的散文,就要了解他这样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大家看看,你能从课文哪个地方看出他的随性?

他的随性表现在行文上,就是想写就写,想停就停。他写文章从不刻意讲究结构。大家看看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不写?

生答。

让老师说,最不要写的是后面喝酒的一段。

如果没有这一段,文章会缺少什么?

闲适的情味。

这个闲适的情味在哪里体现得最充分?

【读文章,不仅读得是某一类文章,散文,诗歌,小说,还是某一个作家的文章,汪曾祺的随性、闲适、诗意、淡定,鲁迅的犀利、深刻。从作品中读出作者。】

五、文章最后一句,我认为写得非常好,虽然它跟开头一句话是重复的,“我想念昆明的雨”。但是读到这个地方,我总觉得他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我想念昆明的雨,是因为____”,你们能把它补出来吗?

(不理解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理解作者情感吗?)

作者写的当时的昆明是战争时期的昆明,汪曾祺还有这样的闲适与淡定。是不是他把抗日忘了?

汪曾祺说:“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信念。”

【这就是作者的人生经验吧?以诗和远方对抗生活的一地鸡毛。如何设计学习活动,以作者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相关文章

  • 读书《从此爱上作文课》

    我也爱上了黄厚江先生 ——阅读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有感 南充初中语文...

  • 共生共长,稳步提升

    ――读黄厚江“能力训练课”有感 2019年的新春,洋溢着浓浓的年的味道,黄厚江老师的《作文...

  • 走进黄厚江老师

    今天,从同事那里借来了黄厚江老师的一本书一一《从此爱上作文课》。拜读小序,走进黄厚江老师。(以下为摘录笔记...

  • 作文案例研究(二)

    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唤醒学生的这些思维的呢? 一、选好共生原点 黄厚江老师说:“所谓共生原点,既是共生教学展开的出发点...

  • 语文老师还是要会写点文章

    文/半夏 语文老师要会写点文章,这是黄厚江老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创始人,是我比较崇拜...

  • 平生常愧读书少

    今天读黄厚江老师的《黄厚江讲语文》,里面有一篇短文《平生常愧读书少》,黄老师以自谦的口吻大致梳理了自己的阅...

  • 还课堂语文本色

    花了很长的时间读完了 黄厚江老师著的《还课堂语文本色》,这是一本彰显着黄厚江老师语文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好书,...

  • 黄厚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黄厚江,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苏州中学教科室主任。 黄厚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大量课堂实例说明...

  • 记叙文要通过情节表达主题——半成品写作

    今天读了黄厚江老师的《记叙文要通过情节表达主题》,这次黄厚江老师一如既往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起承转合的作...

  • 细水方能长流

    ——读黄厚江教学实录《写出特别之处背后的故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厚江《昆明的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ds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