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是什么样子的的呢?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二、1.作者主要不是写这些特点,那主要写什么?
菌子、仙人掌、杨梅、缅桂花、小酌。
2.给这些内容分别加一个修饰语。
3.读第八段。应该怎样读?
重读一下笑卖杨梅的句子。为什么要这样读?
4.缅桂花是充满人情味的缅桂花。哪个句子能读出人情味来?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主人?
【王荣生老师说,文学性散文学习的着眼点,一是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和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二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这里,黄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写的事物,体会其特点,作者对这些事物的独特感受,就构成了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作者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表达自己心目中昆明雨季中的事物。怎么多些对汪曾祺式语言的品味呢?】
三、请你在这个方框(老师框出昆明的雨的特点)和这个方框(老师框出昆明雨中的景物)的前面加一组关联词语。
(理解两部分内容的关系)
四、出示另一位作家写的《昆明的雨》

为什么两个作家写出两种不同的雨?
与作者性情有关。
汪曾祺比较随性。我们读汪曾祺的散文,就要了解他这样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大家看看,你能从课文哪个地方看出他的随性?
他的随性表现在行文上,就是想写就写,想停就停。他写文章从不刻意讲究结构。大家看看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不写?
生答。
让老师说,最不要写的是后面喝酒的一段。
如果没有这一段,文章会缺少什么?
闲适的情味。
这个闲适的情味在哪里体现得最充分?
【读文章,不仅读得是某一类文章,散文,诗歌,小说,还是某一个作家的文章,汪曾祺的随性、闲适、诗意、淡定,鲁迅的犀利、深刻。从作品中读出作者。】
五、文章最后一句,我认为写得非常好,虽然它跟开头一句话是重复的,“我想念昆明的雨”。但是读到这个地方,我总觉得他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我想念昆明的雨,是因为____”,你们能把它补出来吗?
(不理解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理解作者情感吗?)
作者写的当时的昆明是战争时期的昆明,汪曾祺还有这样的闲适与淡定。是不是他把抗日忘了?
汪曾祺说:“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信念。”
【这就是作者的人生经验吧?以诗和远方对抗生活的一地鸡毛。如何设计学习活动,以作者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