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跟随老公来到了泰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过大年,村子离市区大概20里路。
这是大姑姐买的一套房子,今年让公婆过来住。老公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嗯,这话听起来有道理。
这个地方很安静,窗外就是麦田,景观林木。也很现代,无线网络,小汽车来回穿梭在柏油马路上。远眺泰山,可以看见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主峰。不知怎么了,背靠大山,莫名就有了一种安全感。
彤美女一走到麦田中间,看着群山,欢快地跳跃着脚步说"妈妈,我们这里是来到了普罗旺斯吗?"
"这就是我们的普罗旺斯。"彤爸得意地说。
前段时间我在《永远的普罗旺斯》,彤美女也跟着看了一段时间。对于乡野生活的认知有很多,田地,大山,飞鸟,乡间小路都感觉十分新奇有趣。而这些对于从小生活在村落的我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我追想过去,怀念过去,却不愿意回到过去。
山和海是如此的不同,面对大海,我向往的是远方,背靠大山,我却只想停留在此刻。
"这几天我们去爬泰山吧!"彤爸提议。
我想起自己上次爬泰山还是十几年前了,我第一次来泰安出差,提着旅行包三个半小时爬上了泰山。
看到了什么,全不记得了,只有一张泰山顶峰的照片提示我曾经来过这里。
但是,我却没有多大的兴趣了。不是我老了,而是因为我曾经去过。
看来,适当的保留一些新鲜感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能让人反复驻足的景点还是为数不多的,大多数去过就不想再去了。
彤美女却很向往,于是回家后我开始翻看手机的攻略。
这时,婆婆从卧室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银手镯递给我。
这个手镯不贵重,却是老人能拿得出的最好的东西。
沉甸甸的,刻着老式花纹的手镯。我一时不知如何说些感谢的话才好,或者是收下还是不收下更好。
我们这一代,无论和自己的父母还是和公婆,似乎都有隔阂甚至有时还有矛盾。我们离开父母独自漂泊时间久了,和老人的能连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过年,总想好好的陪陪老人,却总也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
我们脱离了他们的视线,也没有能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
老爹曾经说过我老爷爷说的一句话"我们每一辈人都亏欠父母,代代都一样!"
"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彤美女念着这句诗跑了进来,孩子欢快的笑脸就是一个家最好的未来!
我想起彤爸的话"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新的一年,祝愿父母公婆:身体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