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黄林出生于三线城市,家庭还算不错,黄林有个长自己十岁的姐姐,他从小在家人疼爱中长大。在黄林读完中专那年,父母请人帮忙找好了工作,自来水厂修理工。尽管自来水厂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但黄林丝毫不为之动心,依然选择了外出打工,他与父母说,男儿有志在四方。
他的第一站,山东烟台。投奔在老乡老板那做起了木工,由于他是学徒,开始就干些杂活,打打下手。工资比木工师傅少了一半,不过还算不错,住宿吃饭都老板包,学了手艺又拿工资。
黄林学木工起步较晚,但却学得很快,小伙子脑袋瓜特别灵活。而且施工图纸师傅教了几次,他就能看懂。
后来,老板见他是木工师傅中文化最高的,做事又灵活,就让他帮购买材料,带他参与一些投标。他们一直合作很愉快。因此,老板特别信任他,并与他称兄道弟。
来山东,转眼跟着老板将近二年,黄林想单干,可又不知如何与老板开口。在一次酒后吐真言,黄林还是说了自己的打算,老板当时是有些不悦,黄林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老板担心什么。他与老板承诺,绝不抢老板生意。甚至,黄林做了个大胆决定,离开山东烟台,去湖北武汉重新开始。
其实,黄林到了一个陌生城市,一切从头再来,起初还是有点后悔这个决定。只是他心中有股不认输的劲,就是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刚到武汉时,并不是太顺利,虽然接到活干,但是开价太低。在这行业摸索中,黄林顿然醒悟,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生活水准也高了,对于装修有了新的要求,房子再不只是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而是房子是一个温馨的家,更需要的是品质。之所以买房的人木工用少了,大多都是喜欢买现成的,大气又漂亮。在别人还没明白这个道理时,黄林又一次自我挑战,他转行了。
迷茫一阵之后,黄林似乎有了方向,由于他中专学的是机械,他打起了机械的主意。只是在一个新的行业,万事开头难。
一周后,他说干就干,请人帮忙,与人谈产品零件加工,甚至借钱送礼,投资产品。接到的第一个单,实际是亏本的,主要开始不懂行情花了不少冤枉钱,他买来一台二手车床,就被人坑了几大千。但这不影响他的前进道路。
黄林租了一家厂房的角落,既当老板又做工人,就这样自己找业务,自己加工。因为黄林为人守信用,产品质量保质,每单都按时发货,单子越接越多,后来黄林一个人忙不过来,又增加了几台车床,招了几个工人。
三年后,黄林自己租了一个车间,工人也增加到二十几个人,每天接单应接不暇。工人一天三班倒,车床轰轰隆隆声,是黄林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从山东到汉阳,背井离乡已有五年光景,随着事业蒸蒸向上,黄林决定在汉阳安家落户。
黄林喜欢自己的同学,袁圆。当初只是暗恋,主要怕女孩瞧不上他,现如今,也算事业小有成,黄林开始大胆追求真爱,俩人就这样书信来往,因为之前俩人熟悉,感情也迅速升温。
恋爱的第二年,黄林与袁圆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袁圆选择黄林,也就是意味着要远离家乡,这令黄林很感动。在袁圆踏上南方的列车,她还是忍不住落下眼泪,无声的泪是憧憬未来,还是不舍家乡,也许都有。
在到达汉阳的几天,没顾得上观光,袁圆已经亲自上阵,去车间帮忙干活,她自己学做产品质检,包括仓库管理。就这样单越接越多,厂也越扩越大。夫唱妇随,一个里打理,一个跑外勤。
黄林从内心感激袁圆的贤惠能干,无论家里家外事,都听老婆的。在厂重新扩大组建,走上轨道后,袁圆怀孕了。黄林招聘新人接了袁的工作。闲不住的袁圆,在家又想起心事,她与老公商量,等她生完小孩,要办个家政公司。黄林笑着答应。
然而随着女儿的降临,袁圆忙得团团转,只好请父母过来帮带小孩。她开始张罗办家政公司手续,黄林也是大力支持。
通过俩个人不懈努力下,圆圆家政公司成立,在女儿黄袁馨百日那天,也是圆圆家政公司开业之日。
一家三口,在圆圆家政公司门口剪彩,黄林抱着女儿,袁圆幸福地依着黄林身旁,露出幸福的笑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