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补(二)——仿拟格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补(二)——仿拟格

作者: 聼雨斋 | 来源:发表于2021-05-11 09:51 被阅读0次

造句的方法和含义上,其实摹仿前人的很多,但后人有时不能找到出处,不能探出本源。如黄庭坚《送王郎》: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此四句,输入法在输入五字后觉得以展出全句。】以排比句法,饮酒、泛舟、赠礼和唱别表达送行。宋代注释或以为仿欧阳修,或以为仿顾况,都没有到达本源。

钱先生从宋人晁补之仿作,“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一茧秋蝉之丽毂,百和更生之。”发现南朝鲍照的《行路难》:“奉君金卮之美酒,瑇(玳)【瑇 dài 同“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首句用一个奉君,气候美酒、雕琴、羽帐、锦衾,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虚词对虚词,十分严格的排布式。

无论是欧阳修,晁补之,顾况,还是黄庭坚,皆为送人远行,盖均出于此。黄庭坚仿作时,在文字上有所润饰,逐句以动词起句,结构更完整。但很显然,这种句式从现在的发现来看,是鲍照用得最早。【学术的源流问题,有时看到仿作和所仿对象,旁观者甚至作者也会认为,被摹仿对象就是源头,此时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探求,或者博览群书偶然的发现,很容易造成这种错误的认识。】

另外一例也是黄庭坚诗“花里雄蜂雌蛱蝶,同时本自不作双”,说明异类风能成双一句,任渊指出是仿作李义山“黄蜂紫蝶两参差”,同样没有找到本源。这一句仿句,是我们很熟悉的“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左传》。【这个本源探微,比较有意思,应该是钱先生自己的观点,私以为如果说明两种动物不搭界,可能会有更早的。而成诗来看,似乎仿李义山更为合理。】李商隐虽借此意,但有脱胎换骨之妙,以黄蜂紫蝶换取牛马,显得更为优美精彩。

再有,王国维“一事能狂便少年”,脱胎于韩致尧“一去不回唯少年”,但删去伤情,而显精神,意更深永。

相关文章

  •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补(二)——仿拟格

    造句的方法和含义上,其实摹仿前人的很多,但后人有时不能找到出处,不能探出本源。如黄庭坚《送王郎》:酌君以蒲城桑落之...

  •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补(一)—— 化用的精彩

    记录了十二则笔记后,想把这个书放下一段。其实没有看完,还剩个五分之一,就是有点拖得时间太长,疲了。结果在书架上几天...

  • 诗病“恶俗”

    前些日子,读周振甫的《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神韵与典、远、谐、则》中的一些联...

  • 《我们仨》:人生如梦 何处安家

    钱钟书: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作品有《围城》、《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是民国时期知名才子。88岁时病逝。 ...

  • 读《有味》 有感

    (引用)【后来看到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引征陆桴亭的话,谈到生活和小物件之间的关系:“凡有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

  • 张问陶论诗绝句12首(上):胥吏津津谈律例,可能执法似皋陶

    前言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曾提到: 袁枚,蒋士铨,赵翼号称乾隆三大家,但蒋士铨成就不及袁、赵,风格也不同,故以张...

  • 读钱钟书《谈艺录》八一忽感

    由此“记忆”说衍生开来,则平日往往恍惚间错讹字句也是可解之事。盖人人所感略异,则得意稍偏,又欲搜刮肚中笔墨,拼凑出...

  • 唐宋诗之分

    唐宋诗之分,最权威的莫过于钱锺书先生《谈艺录》开篇的《诗分唐宋》: “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

  • 文源于象——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笔记

    肯定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抒发情感、表达志意的特性,强调情感是艺术的灵魂和生命。仅是物的排列和...

  • 2020-04-12

    看到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引征陆桴亭的话,谈到生活和小物件之间的关系:“凡有体验有得处,皆是悟。只是古人不唤作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补(二)——仿拟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kg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