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秋史话古代文化
司马迁写项羽原来是为了骂汉武帝!

司马迁写项羽原来是为了骂汉武帝!

作者: 龙宇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22:04 被阅读170次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用于记录帝王生平事迹的篇章,但也有例外,《史记》中的《吕太后本纪》和《项羽本纪》所记述的吕雉和项羽就都不是帝王。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写入本纪呢?

将吕雉写入本纪似乎很好理解,因为惠帝生性仁慈软弱,当时的朝政大权实际上是掌握在吕后手中的,并且天下被她治理的还算不错,司马迁也在评语中写道:“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那么为什么要将项羽也列入本纪呢?他既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天下。目前大致有两种解释:

一是说司马迁钦佩项羽是个英雄,虽然结局悲惨,但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项羽为无冕之王,但通篇《项羽本纪》中根本没有体现出司马迁对项羽的钦佩和惋惜,所以此种观点似乎站不住脚;另一种说法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的一段权力真空期内,项羽靠绝对实力成为了实质上的天下霸主,“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这种解释似乎更靠谱。那么会不会有其它的解释呢?

小编认为,司马迁很有可能是在用项羽来暗讽汉武帝刘彻!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这是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认为项羽居功自傲,穷兵黩武,甚至在兵败自刎之时还在归罪于天而不自省。

上述评价用来骂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也是恰如其分的,甚至可能还隐含着你再这么折腾下去,你老刘家的天下早晚完蛋的意思!

不可否认《史记》在历史事实上的权威性,但它毕竟不是一部绝对客观的史书,司马迁在他这个“一家之言”中融入了大量的情感宣泄和价值判断。

司马迁曾因替战败投敌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汉武帝判了死刑,因为拿不出赎罪的钱,只得被迫选择了“腐刑”,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可以说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情感是复杂的,甚至是有几分仇恨的 ,所以他把本不是皇帝的项羽列入了本纪,暗指汉武帝,并用项羽的一生穷兵黩武而不自省终遭灭亡好好地骂了汉武帝一番!

相关文章

  • 司马迁写项羽原来是为了骂汉武帝!

    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用于记录帝王生平事迹的篇章,但也有例外,《史记》中的《吕太后本纪》和《项羽本纪》所记述的吕雉和...

  • 感情与理智,太史公写项羽和刘邦

    司马迁写《项羽本纪》运用的是感情,写《高祖本纪》运用的是理智。只因项羽是感情型人,刘邦是理智型人,司马迁就随人而动...

  • 感情与理智,太史公写项羽和刘邦

    司马迁写《项羽本纪》运用的是感情,写《高祖本纪》运用的是理智。只因项羽是感情型人,刘邦是理智型人,司马迁就随人而动...

  • 为什么人们更喜欢失败者项羽,不喜欢胜利者刘邦

    人们更喜欢项羽,不喜欢刘邦,缘于一个人,“司马迁”;一本书《史记》。 一、司马迁的喜爱影响了后人 司马迁是喜欢项羽...

  • 韩信之死

    韩信是《史记·淮阴侯列传》所占篇幅在书中仅次于写刘邦和项羽的,是司马迁重点记述的人物。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

  • 刘邦直到死才明白项羽为什么在乌江宁愿死也不逃

    司马迁史料中最精彩的人物大概是刘邦和项羽。尤其是项羽和司马迁都很喜欢这个角色。众所周知,项羽并没有成为皇帝。他在战...

  • 司马迁治水轶事

    司马迁葬别父亲,还没来得及守孝,就要赶往泰山参加汉武帝的封禅大典。 公元前109年春天,37岁的司马迁跟随汉武帝到...

  • 项羽的转变

    今天静下心来读完了《项羽本纪》。本纪本来是写帝王的生平的,但司马迁却把项羽和吕后放到了本纪里面。 但其实真正要算的...

  • 随性而为天真率性—项羽

    项羽曾经宰割天下,但自己并没有称帝,只是自封为西楚霸王。为什么会被司马迁列入本纪呢?这是因为司马迁对项羽的特别偏爱...

  • 司马迁没钱赎罪,被处以宫刑,汉武帝真是“一举两得”

    司马迁这个人我们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史记》就是他写的。但是可能有人不知道,司马迁的人生有一段污点,那就是他被汉武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马迁写项羽原来是为了骂汉武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mv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