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办公室的一楼是本地的“悦书房”,也叫“莲心书厢”。可以在这里借书,也可以在书架旁的座位上读书。每逢寒暑假,尤其是暑假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学生来这里读书,这里有诸多经典文学名著,环境清幽,又开着空调,确实是个非常惬意的好去处。
我现在读书主要以某阅的电子书为主,但我偶尔也会来借纸质书读,一来因为书房就在我单位楼下,借书还书都很方便;二来因为阅读纸质书时的厚重感和充实感,也确实是电子书所取代不了的。
这里的书分为上架销售同时也可借阅的新书,借阅期限为10天;还有在借阅室里只借不卖的旧书,借阅期限为30天。这座悦书房隶属于合肥市图书馆,在合肥市图书馆借阅的图书,直接在这里还就可以了,为我省去了不少麻烦。不过我现在已经很少去市图书馆借书了,有某阅的电子会员书库,想读什么在书城里一搜基本都会有,大大增加了我读书的便捷性,也让我在借书这件事上变得越来越懒。
上个星期一借阅了一本毛姆的《刀锋》。以前读过他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小说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当之高,也是许多书单的常驻作品。“月亮”和“六便士”也成了人尽皆知的“梦想”和“现实”的代名词。
本来按照正常阅读进度的话,10天读完是没问题的。可上周连着几天下乡抽检农产品,回家后筋疲力尽,不想读书,周末去合肥,我也没带着这本书,因为带着一本纸质书,实在太不方便了,因此影响了阅读进度。这周趁着无事时,我就抓紧阅读,以便在还书截止日期前读完。
以这样一种紧迫的状态去读一本书,还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就像小时候好不容易找小伙伴借了一本有趣的武侠小说,他限定我必须在三天内读完还给他一样。
我小的时候,可以读的书并不多,每每能够借来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好书,总会如饥似渴地阅读,读完很可能还会再传给别人继续阅读,读完了大家聚在一起畅聊书中的精彩内容,各抒己见,兴致勃勃,现在想来还印象深刻。
而现在,无论是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是年轻的学生群体,读书的兴致与二十年前相比,都下降了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新兴娱乐方式的盛行且不多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书太多了,想读也容易了,但人们对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对书籍失去了珍视的态度,也没有了读书的紧迫性,读书的兴趣自然就下来了。
如今图书市场的繁荣,和电子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热爱读书的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选择性和无与伦比的便捷性。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合适的方式,为自己适当地增加一点紧迫性,来维持住那宝贵的读书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