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

作者: 三秋桂子2021 | 来源:发表于2022-07-21 06:40 被阅读0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金句,比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句子也许不够严密,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一定道理。

    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一向没有固定回答。

    没有千里马,伯乐也就不成其为伯乐,就像一个良师没有优秀的学生就很难证明自己优秀一样;没有伯乐,千里马也不会被发现,没被发现就被视同常马,不能发挥千里马的价值,也不叫千里马了。

    到底是先有伯乐再有千里马,还是先有千里马,才有伯乐?这个问题的答案,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韩愈站在千里马的角度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试想一下,即便你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好马,却得到骡子一样的待遇,每天干着沉重乏味的工作,发挥创意展示才能的工作从来轮不到你。久而久之,即便你有千里马的才能,也被日复一日重复繁琐毫无意义的活计拖垮了,何谈千里的梦想?

    这种观点立足于封建社会,在那个时代人才选拔更多依靠某些人推荐,或者依靠万里挑一的考试比如科举考试。很多有才能的人并不适合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的大有人在。

    在机遇有限的情况下,就凭运气了,如果刚巧遇上了一个赏识你的贵人,像韩信遇到萧何一样,他有能力助你大展宏图,那是你的幸运。否则,就只能像姜太公那样在渭水河边钓半辈子鱼,也不一定有遇见周文王的机会。

    那么如果遇不到伯乐呢,就要用一生时间去等待吗?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如果因为没有伯乐荒废自己宝贵人生,那样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

    韩愈的见解是站在自己角度处在自己时代的一种观点,并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换一种角度,换一个人可能就会有另一番见解。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派兵围困赵都邯郸,赵孝成王请平原君想办法到各国求助。

    平原君在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个人随同前往楚国说服楚王合纵抗秦。挑来挑去只挑出十九个人,最后一个人怎么也挑不出来。

    正在平原君愁苦万分时,坐在末位的一个门客自己站起来,自己推荐自己说:“不知道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平原君问他,他自我介绍:“我叫毛遂,大梁人,来这儿三年了。”

    平原君冷笑说:“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锥子搁在兜儿里,它的尖儿很快就露出来了。可是先生在我这儿三年了,我就没见你露过一回面。”

    毛遂也冷笑一声:“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了这把锥子。您要是早点儿把它搁在兜儿里,它早就戳出来了,难道单单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

    毛遂的这段话说得太精彩了,隔了几千年来听,依然让人拍案叫绝。

    就是这个毛遂,在接下来联合楚国抗秦的游说中,发挥了“锥子”的尖锐力量,促使楚考烈王和平原君当场歃血为盟,让平原君和其他十九个门客不得不佩服。

    时至今日,勇于自荐的毛遂都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如果没有人推荐自己,那就学学毛遂,自己做自己的伯乐,自己推荐自己。

    毛遂自荐,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胆量,还有承担后果的底气和实力。

    如果毛遂没有对自己实力的坚信和必胜的把握,他的自荐不但不会流芳百世,甚至可能传为一个笑话。

    所以,能够沉下来打磨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这同时,在关键时候抓住机会,勇于自荐,脱颖而出,这样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抱怨没有机遇的时候,学学毛遂吧,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伯乐!

    2022-7-2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有伯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ip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