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

作者: 自由自在920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16:51 被阅读394次

    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他的精神史。

    (一)

    当我回顾我的阅读史的时候,在早期的时候,它是贫瘠之地,寸草不生,就像沙漠一样。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我懂事起,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一名退休工人,自学学会修理电视机,在小镇上开了一家修理电视的店,我的爸爸在外地上班,我的妈妈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去了我爸爸工作的地方,爷爷奶奶最多的时候,带四个孩子,我和弟弟,还有两个表妹。

    我们童年属于有饭吃,但是别的好东西基本无缘,与零食、好看的衣服、课外书基本绝缘,爸爸的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整个小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偶尔有几本小学生月刊,或者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故事会、言情、武侠等等杂书。故事会我看得最认真,从第一面读到最后一面,从笑话到短篇小说,连里面的小广告都不放过。那时记性好,有的故事读完记在心里,上学的路上边走边给弟弟妹妹讲里面的故事,他们很喜欢听,一个故事可以讲很多遍。故事会可以说是我小学时读过相对而言多的书,仅仅是读这样的书,对写作文没有什么帮助,它没有什么营养,我的作文是个老大难,每次都是挤牙膏,凑字数,千篇一律的题材写了一次又一次,比如说过马路帮助老爷爷老奶奶,然后帮助之后马上离开,不留姓名,突然发现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你是否也这样写过作文。那时也不会感觉什么,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过的。

    (二)

    初中我读了住校,有一位同学借给我一本比砖头还要厚的一本书,名字叫《飘》,另一个书名叫乱世佳人,我走进了奥哈拉·思嘉、瑞德·巴勒特和艾希礼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故事,我读了两遍,后来电影也看了两遍,书比电影精彩,里面的故事情节到现在还能记得个大概。如果说小时候读过的书是预言书,我一直希望自己成为像思嘉那样独立有自己思想的人。

    整个初中和高中课外书还是读得不多,小学成绩还过得去,但是基础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打好,数学和物理对于我来说,越来越难,我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上课努力想听懂,但是听不懂,无法理解。后来高考成绩当然和想象中的一样不理想。后来我到了一群普通的高校读书。

    在这个学校里有图书馆,我经常去借书,现在能记起有印象的只有几本,余华的《活着》,让我痛哭了一场;德裔犹太人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让我感觉我每天唾手可得的自由是人来说可能就是梦寐以求的;震惊于一本关于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灾难记录书,我这一辈子没有办法忘记那幅在我脑海构建出来的画面,真希望世界少一些战争,老百姓永远是无辜的。我读过王小波的《黄金年代》、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无法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这和后来的我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感受一模一样,我感觉自己的理解能力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三)

    早期阅读没有享受读书的快乐,以后的阅读习惯便很难建立,毕业以后,我很少看书,可能一年读一两本。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去网上买了一堆好大的书,因为我发现自己快要当妈妈了,怀孕圣经、育儿百科、健康食谱、胎教等等,第一次当妈妈,一切都是未知的,难免紧张,最好的办法是向书学习。我买的其中有一本书名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分享了很多他的育儿经验,里面有一篇叫课外阅读是魔杖,深深触动了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年的学渣了,基础没有打好。对于资质平庸的我,学习上力不从心是必然的。

    孩子一岁多,我开始带着他一起亲子阅读,而后坚持了5年,几乎不中断,阅读的作用不在当下,而在以后。我也时常提醒少一些功利心,默默耕耘。有一天我偶然认识了一个阅读疗法的老师,她家的书上万本,读过的关于阅读的书有两三百本,这个数字对于我来说是庞大的,如果我一年读两本书,这些书够我读到一百岁,有幸到朋友家参观,我还见到了她的那些阅读疗法的书,那些书在她们家只是冰山一角。我从她这里知道一个词-终身学习者。

    从那以后,我也开始读书了,《朗读手册》、《阅读的力量》、《幸福的种子》、《为爱朗读》、《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幸福》、《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我的阅读观》、《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高效阅读法-最划算的自我投资》如果我需要开始读书,我需要知道读书有什么意义,或者别人读书之后发生了什么改变。每个人的声音不一样,保持独立的思考,不盲从。

    除了这些我还喜欢上读历史和人物传记,比如《明朝那些事》、《王阳明》、《木匠皇帝朱由校》、《帝王的恐惧-杨坚和他的臣子们》、《美丽与哀愁-窦漪房》、《撒切尔夫人》、《贝克汉姆·未来》、《成吉思汗》、《奥普拉》、《魏孝文帝》、《金庸传》、《居里夫人自传》、《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司马相如与卓文卓的爱情》、《范蠡传》、《越王勾践发迹史》、《自学成才的小说家狄更斯》。我这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穷查理宝典》。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说仓颉造字后,天空下起了栗子雨,晚上还有很多鬼在哭,老百姓变聪明了,以后就没有那么好唬弄了,鬼们都忍不住伤心地哭。文字可以跨域时间和地域,有了书,我们可以聆听古代智者的教诲,可以去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游玩。我们的朋友圈不再只有现实的一些朋友,如果你愿意,你的朋友圈可以有苏东坡、成吉思汗、李清照、范蠡、勾践、戚继光、王阳明、狄更斯、居里夫人、亚历山大大帝、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等等这些人。他们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励志故事,面对生活,我们多一份勇气。

    去年一共读了70多本书,书名我全部记下来了。有时如果我半夜睡不着,我会起来看书,看到天亮。我真切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用刷抖音、刷朋友圈和追剧的时间来读一本好书。一本书在呼唤另一本书,一位作者在呼唤另一个和他相关的人。

    我记得去年暑假回老家,看到一本金庸大师《神雕侠侣》,读完后,我找了金庸先生的传记,他在少年时候经历很多苦难,艰难完成学业,那时日本正好侵略中国,后来到达香港创办了明报,创业不易,他说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古代人物是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商业家,很有经商头脑,曾经三次散尽家财,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范蠡是楚国人,曾辅佐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励精图治十几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勾践和夫差同为王二代,两人是相反的,潇洒的纨绔子弟和奋斗的精英人士身份互换,转折点在那一场仗,夫差赢了,把勾践抓起来了,如果范蠡,历史将改写,勾践准备自刎,被范蠡劝下来了。

    (四)

    这个社会很现实,淘汰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当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你就可以对抗它。更何况读书还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人生有时就像孩子手中的铅笔,用着用着发现越来越短,越来越不够用。往日不可追,来日犹可期,珍惜好当下每一天。

    作者:自由自在

    2019.5.1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阅读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jr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