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从事童教培训以前,觉得教育的问题很大,大到我们根本无从下手;后来,跟孩子们接触得多了,交流得多了,才发现教育其实是个很小的问题,小到就在我们的身边的点点滴滴,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处理,教育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今天,分享一个儿童心理引导的实例,这个儿童,不是别人,是自己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儿子。
前段时间期中考试后开了一次家长会,跟老师交流了一下孩子的情况,总体不错。但老师说,依孩子的成绩完全可以当一个班干部来锻炼一下,但是孩子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回家后,跟儿子交流了一下,明白了他的心理:只要作业能够超额完成,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奖励就是最大的开心,他对班级事务不太关心,好像也没有集体概念。当晚,借机跟孩子谈了一些关于担当,责任,分享和贡献等方面的话题,分析了通过努力争取一个职位对他的重要性,话题很大,但讲的时候全是故事性引导和启发,他似懂非懂,答应以后会积极争取。
几个周以后,班里以自我推荐方式选举小班长,这一次,儿子争取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漠不关心。幸运的是,他得到了这个机会,而且,也在行动中有了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关注自己学习的那一点小事情,开始了一种新的人生体验。这中间,依然给他灌输责任的概念,慢慢地,他开始重视自己的这份小荣誉。
可是,就在今天,孩子突然感觉天塌了,他努力争取到的那份荣誉可能要永远的失去了。
中午吃饭时,跟他聊学校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直以来保持的跟孩子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也是了解孩子心理过程的最好途径),从放学回来的“兴高采烈”一下子到了泪眼汪汪的状态,我知道,肯定有事情发生了,但是,小孩子有时出于不会系统地表达或者是自尊心驱使等原因,他什么都不跟你讲。因为是吃饭时间,没有细问下去,吃完饭,把他抱到腿上(这是用身体语言告诉他,父母准备好了和他一起分享或承担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跟他一点一点的聊,开始什么都不讲,后来讲了一点点,但觉得肯定不是真实的原因,再心理疏导,慢慢讲多了一些,但是表达不是很清晰,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对于一个儿童是很难清楚地去讲述一件事情的。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完全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争取到的小班长职务被老师撤掉了,因为他的疏忽和不认真,在检查其他同学作业时没有尽责,作为惩罚,老师换了别的同学。这个事情,对他来说,他搞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但就是感觉好像以后当小班长这事跟他再也没有关系了,他努力争取到的这些,再也不会回来了,出于害怕的原因,他不敢讲,也不想说。这是很多儿童在学校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常采用的方式(隐瞒),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那他所经历的这件事情造成影响可大可小,也许他会很快淡忘,也许会影响他一生,但无论是哪种,有一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将依然采取隐瞒的方式来解决,这才是问题的严重性,隐瞒事情本身就是一种逃避问题的解决方式,显然,这是错误的。
至此,发现了儿子的心理问题,一是只愿意讲学校里发生的开心事情,跟爸爸妈妈不能完全地分享自己所有的感受(喜怒哀乐);二是,他的内心还是比较脆弱的,至少在遇到他觉得很严重的问题时,不能勇敢地面对;三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没有学会如何去寻找有效方式来解决,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
同时,也发现了做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失责的地方,也许我们在平时的交流中过多地分享了他的快乐情绪,而那些糟糕的情绪并没有让他感受到我们也能和他们一起分享和承担,导致了孩子回家只报喜不报忧。思量一番后,觉得这是很好的教育机会,跟孩子沟通了好一会,告诉他态度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一定要正面面对,帮他分析了老师撤掉他的原因,以及接下来该如何正确地处理,但是无论怎么讲,他的内心都有一道屏障,他觉得事情已经糟糕透了,没有再挽回的余地了,送他上学之前,他弱弱地问了一句,如果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我的小班长还当不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了孩子真正的心理问题,他不怕承认错误,他怕的是承认了错误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按照《面对恐惧,从容面对》(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说法,恐惧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也是真正的恐惧,是他觉得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而我素来自认为很坚强的大儿子,正处在最糟糕的第三层。我跟他说:态度决定一切,错误谁都会犯,有人不敢承认,有人不以为然,还有一种人,最值得佩服,承认错误并接受相应的结果,这三种人,你要做哪种呢?老师希望看到的不是你接受惩罚后失落的样子,而是你面对错误的态度!说完,就送他进了学校。
然后,就是一个漫长的下午,敲门声响起,打开门,孩子笑靥如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因天寒而冰冷的小脸蛋在我脸上不停的蹭着。我知道,他成功了,我问儿子能否说一下此次事情的感受,他用坚定的眼神和有力的声音告诉说:只要争取,就有机会!
至此,欣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