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四十,人生已走过一半,回首过去岁月,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甚至是无理取闹般的多愁善感,毫无用处的瞎担心,无缘无故的乱忧伤,仿佛生怕少了那种“青年不读李清照,中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曾有好友调侃道:“你就是现代版的林黛玉。”

那些日子听的全是冷漠,郑源,姜育恒,陈瑞的歌,不得不佩服音乐的魔力,这些伤感的歌曲如千万条盅虫钻进我的身躯,越听越忧郁,越伤感越喜欢听,如抽大麻,欲摆不能,听着听着,不禁然手脚冰冷,任凭心情沉入低谷,负面,消极,甚至绝望……

此刻,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已逝去将二十年的长辈,她就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是一个对生活很讲究的女人,虽然那时人们的生活贫困艰难,餐餐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可她却仍然选择了精致的活着,这种精致与贫富无关。
记得那时他们穿的大多是家织布做的衣服,被套也是用家织布做的,有时甚至是烂了再缝缝补补。可仅管这般我奶奶洗衣后绝不会忘一件事,给衣服被套上浆(把二遍淘米水烧开后,再把洗好的衣服放在里面过一遍)。我不明白当时奶奶这样做到底有啥功效,她只是说“这样盖着舒服,衣服整洁些。人可以穿得差,但一定得干净得体。”
奶奶每年都要纳十多双布鞋,而且最喜欢追求完美,如果鞋面稍微上歪了她都会反工再重新上好,过年的时候总会让我们几姐妹个个都有新布鞋穿,她做的鞋子是最漂亮的,所以街坊邻居们都喜欢找她要鞋样……

想起那些,再回首看看自己,很是自惭不如,我们站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却在处处无病呻吟,脆弱的灵魂,整天叫喊着活在这个社会压力大,为什么不能抛开无用的烦恼来享受生活呢?
与人生气一分钟,自己的快乐就少了60秒。生气,郁闷,担心,惶恐除了打压自己以外啥都改变不了。何不换份心情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精致地活着,优雅的老去……

我试着改变自己,首先把那些忧郁伤感的歌曲统统删掉,换成了纯音乐,当我每次闭眼听完《水墨兰亭》、《冰菊物语》、《云水禅心》的时候,心旷神怡,内心极为平静,有的只是那种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清风轻抚的感觉,一种乐于享受这世界美好的感觉,听完后心情如此轻松,手脚也不会冰凉了。

我试着再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我开始做各种喜欢的菜,读自己喜欢的诗,偶而买朵自己喜欢的花,写自己喜欢的文字,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论,人就得学着精致地活着,优雅地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