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一般包括5个要素,即知情意和人际关系适应环境,还可以概括为2个因素,即个体和环境。
因此讨论压力其实就是讨论个体和环境,即压力下的人处于什么环境下。举例被批评不同表现,平时和关键时候掉链子现象。
为此,应对压力也就是一句话,“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好比担心雨天出门,要么老天不下雨,要么下雨就淋雨、打伞、不出门。
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容易,看天换衣,下雨打伞,适应社会环境很难,总希望改变别人改变世界改变环境,不愿意改变自己,为此传统文化给了很多启发。
常言说“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对应儒家道家佛家,积极进取,示弱放下,最狠的说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因缘际会,最后公平归宿都要死掉。
人既然为人,总不会一死了之,必然寻找活着的意义,这就包括压力管理。
比如学习压力的故事,学习要下功夫,要有压力,压力又不能太大。
为此讨论压力3个问题,希望有所启迪,有趣有料有效。
压力是外在环境引发的个人紧张状态,从四个方面解读。
压力是心理现象,出现在大脑中,如声音颜色疼觉,具有主观性如趣解相对论、听笑话不同反应,无理性如熟不讲理知行不一、越是回避压力越严重,多因素性。冰山原理揭示,严重压力位于潜意识,潜意识意识化是路径。
压力是心理现象中的情绪,未来焦虑过去抑郁当下愤怒,情绪后面是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出现压力,压力管理难在情绪脑更加原始,理性常常被挤掉下线。
压力是消极情绪,是失去控制感安全感,学车压力故事,积极心理学故事。
压力是必须的,断奶才有长大,有压力很正常,直面就是。
压力是内外因作用结果,终归是内因作用更大,哲人话语,认知模型。情绪双回路说明压力之大阻碍理性,为此实践促进神经元链接。
压力涉及个体和环境2个因素,管理压力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个人, 如一动一静是锻炼和休息睡眠,一内一外是饮食内观和关系。
为了具有可操作性,借鉴全过程工程管理模式,区分阶段进行管理压力。
事前沟通三原则,建立关系、提出建议、尊重选择,感性理性自主性,自我沟通是做好预案进行选择,如下雨迟到,人际沟通是三部曲,如是否参加英语比赛,咨询案例焦虑高考家长。沟通的难点是倾听和尊重自主性。
事中判断三状态,事情发生后慢半拍处理,先判断再应对,判断心理状态是健康不健康不正常,健康讲理,不健康心理,不正常无语。语言表达诉求者健康,情绪表达诉求者不健康,问题行为表达诉求者不正常。看到孩子打游戏应对,引导调皮孩子当导游,咨询案例处理同学不良关系高中生。判断难点是先冷静。
事后帮助三句话,事情发生木已成舟,如何处理才重要,思路是有效帮助为主,不能帮助就闭嘴不添乱,少安慰多问需要。如自我帮助行为练习,孩子惹事给擦屁股,咨询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问题在于缺少练习,培养学习兴趣在于成就感自主权有目标,初中数学代数学习,给孩子写阳光日记,陪伴高考110天日记。帮助难点是有效。
做好压力管理在于多练习,平等沟通,状态判断,有效帮助,多进行放松训练,情绪监控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