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小湘的好书片段赏析
10.27 左可课堂启示&阿城《洗澡》《溜索》

10.27 左可课堂启示&阿城《洗澡》《溜索》

作者: 小湘_8979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08:22 被阅读0次

听左可给私教学生上了一节课,启发颇多,当然这周的启发不止如此,我在下面逐个列出来。

小说开头

不要太多的人-读者记着累啊;不要太多的描写-读者看着烦呢;背景用最简洁的语言交代出来。注意要写这个时代最典型的最特别的东西,让读者马上知道故事发生的年代,时间。

故事创造的过程

1找到最初的A点,可以是一种情绪,一个想法,一幅画面。比如左可的书《白衣夜行抄》中《湖神》那篇,他最开始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场景,一只鱼从一个小女孩的一只眼睛中跃出,跳入另一只眼睛。小女孩儿的眼睛里是一汪水。

2  开始给你的人物写人物小传,这里问题展开很多,比如她的年龄,家境,性格,样貌,朋友和家人以及他们的性格、工作等,从小到大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儿?

这个环节的写的细致,不一定所有的点都会在小说中体现,小说里只写需要呈现的部分就行,但是小传写的详细,人物相对就立体,鲜活。

3  给最初的A,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设置故事主体。比如说为什么那只鱼可以从小女孩儿的眼睛中跃出?

4整理所有零碎的灵感、人物、情节事件、场景、细化完善

5准备写出来吧,需要想明白的是:你的文章读者是谁?用他能懂的语言,去写你的故事。

明月老师小班制的启发

课上讲的是阿城精品三篇,这是我们自己起的名字,分别是《洗澡》《峡谷》《溜索》

最近在给老师写阿城动词的这篇文章,分析的时候出了问题,一度非常的沮丧,怀疑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展开了,展开了又是另一个窝心的故事,好消息是情绪已经恢复平静,也找到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了。正愁着要再读一遍(毫不夸张的说,阿城的文章我已经反反复复读过不下5遍)近期集中分析不免就对文字不敏感了,这是以后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因为我容易这样。想想我还提醒我的学生不要这样,到底自己着急了,明知故犯,结果自然不好。这点也算旧话重提了,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很多很浅显的点我就不记了,下面是一些我忽略的部分。

《洗澡》

中午的太阳极辣,烫得脸缩着。

第一句就很棒,后半句不仅有温度高,还有“缩着”这种皮肤被晒后发皱的感觉。一流作家非常了不起的一点就是,短短的文字中的意义非常的丰富。其实这句就很好,为什么我给忽略了呢?

云暗过来,凉风拂起一身鸡皮疙瘩,不敢下水。

“暗”词类活用嘛~形容词用做动词。老师上课举的例子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耳熟能详的诗句,给孩子们讲课关联最好了。这个点我也注意到了,而且文章中也有,给我启发的是讲解它好的方式,关联拓展,最近在讲整体学习法,自己却没有践行好,学习是需要关联,写文章就不需要了么?所以写的时候,到底没有心底里把这篇文章定为“有用”的,能帮助到别人的,那必然是无法高尚起来,文章效果也闹脾气给你看!!开阖不够,小家子气了。

紧接着下一句“细细搜检着虱子们”,对虱子,又拓展到鲁迅的《啊Q正传》中的情节,和张爱玲《天才梦》的天才结尾。

骑手把衣服都脱了,阳光下,如一块脏玉......

这个比喻,当时跟我的学生讨论的时候,他说,把男人的身子比喻成玉,感觉怪怪的。还记得他的语气,细想有几分道理。感觉很多书中把美女的皮肤比喻成羊脂玉,又白又细滑,晶莹剔透的。原谅我看了一些有不良影响的言情小说,固化印象确实有,所以他一说我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听老师讲解,比喻新奇,脏玉(没有打磨过的璞玉,不通透的,明一块暗一块)细想还真是挺贴合的。是啊,如果所有的人都用陈词滥调的比喻,那文章还有啥看头。

骑手走近了,很阔的一个脸...

全篇没有骑手的外貌描写,写到脸也只有一个“阔”字,实在精简。虽然不涉及五官,但是骑手的脸确是还是挺鲜明的印在脑海里,跟他的草原粗汉子的身份很搭。老师拓展了外貌描写的技巧,当然跑不掉《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白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伊纹姐姐的长睫毛还有《范爱农》中范爱农的眼白。

冷不防身上火烫也似凉的抖了一下,原来骑手在用力挖水泼过来。

冷、热两种极端的温度,人乍一感受都是刺疼的。好却也在这里,包含了两种极端,矛盾元素总是能制造张力。

风吹过,浑身抖着,腮僵得硬硬的,缩缩得看一看草原。

人在冷的时候的三个特点:抖、缩(减少散热)、僵。阿城是准确的抓住了。

骑手弯下腰去掬一些水,就到肩上松开手,身上沿着起伏处亮亮地闪起来。

叙述和展示的区别,效果就非常的不同。如果只是说,“水沿着身体的曲线流了下来”,是不是特别无味?

“热得很”“好得很”“凉的很”“草原大的很,白云美得很,男子应该像最好的马”....

语言描写不多,仅有的几处精彩极了。抓住了蒙古人爱用的句式,抓住了他们的语言特点:天真民族语言淳朴,爱用比喻。

那女子向远处望了一下,胯下的马在原地倒换了一下蹄子。

经作者一提,可能很多人反应过来,马站立不动的时候就是会倒换蹄子,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在笔下写到这个细节呢?

《溜索》

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

"小”又是一例形容词活用动词,但是把汉子到对岸移动的飞快突出了出来,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大家都知道~~

牛们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

音译契合,哀哀比慢慢还慢。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总之,愉快充实的周末。

相关文章

  • 10.27 左可课堂启示&阿城《洗澡》《溜索》

    听左可给私教学生上了一节课,启发颇多,当然这周的启发不止如此,我在下面逐个列出来。 小说开头 不要太多的人-读者记...

  • 《溜索》―阿城

    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高中时的一篇现代文阅读,是选自《阿城精选集》的一篇文章。阿城这个人,精神上印着时代的烙痕,...

  • 摘自阿城的《溜索》

    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 《溜索》资料(二)

    现代作家阿城的《溜索》的主要内容:一个领队带领驮队和“我”一起溜索过怒江。 原文: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

  • 【亮子课堂】读《溜索》:起于思维,栖于语言

    《溜索》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新入选的一篇小说。 手头上只有书,只有语文书上的《溜索》,去书店找阿城的书,没有;在网...

  • 2020-02-24命在天上

    命在天上 备课《溜索》,翻开一看,居然作者是阿城,马上兴致来了。记忆里就涌上他的“三王”:《棋王》《树王》和《孩子...

  • 【语文教学】我这样上《溜索》——在一班上《溜索》

    阿城的小说《溜索》,写得非常好,尤其是他的语言,简直妙不可言。 可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总是上不出想要的感觉...

  • 溜索

    一根钢索连接两岸的缘 兄弟姐妹缘 两岸一家亲 一根钢索连接两岸的缘 夫妻缘 迎来嫁去 滑溜索像人生成功之路 先不断...

  • 溜索

    2019-07-10 水伊散文 进入云南民族文化村,先映入眼帘的是溜索。这是怒族的特色,也是古代的“桥”。 我站在...

  • 洗澡

    好久没有洗澡了。不是我不爱洗澡,而是没有条件洗澡。从家来时我是洗过澡的,可到了阿城后就来不及洗澡了。我到阿城后妈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27 左可课堂启示&阿城《洗澡》《溜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xw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