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卡片 |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知识创作

作者: 小小sha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23:59 被阅读82次

本文路线图

image

本篇文章是知识卡片系列文章的第五篇文章,小标题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进行知识卡片。
慢。
今天和大家聊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进行知识卡片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

1、学习内容选取
2、知识卡片知识点选取

一、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学习

之前很喜欢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们一直说终身学习,总感觉学习能缓解我们的焦虑,可是如果只是盲目的学习,只会加重我们的焦虑,我们知道的越多,学的越多,会感觉盲区越来越多,最后无所适从。

其实真正能解决我们「学习焦虑」的应该是,知道自己要什么,需要学什么,知道学的东西会如何带来帮助,能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就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实践,打通自己的学习经脉,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

那有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梳理如何去选择学习内容呢?

image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原则盘点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

1、兴趣爱好,学习能给自己带了愉悦感的东西

2、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能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3、聚焦未来,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提高认知为主的学习

不管学什么,我们需要体系化,深入化,需要从三个层次切入,分别是通识、应用和资讯

1、通识,即基础知识,具备范式、广博、客观的特点

2、应用,即这个知识因为什么而存在,能解决什么大问题和小问题

3、资讯,是通识和应用知识的更新包,知道哪些知识和信息有更新

通识知识要弄明白的是这个学科是研究什么的?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好的通识知识应该具备这个领域的话语权体系。

比如我想要学习摄影,那么首先我可以学习《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这是一本通识知识的教材。

应用知识的三个层次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个领域为了什么而存在(使命),这个领域的前人如何思考的,这个领域是怎么被推动发展的(大问题),对于我自己呢,对哪些方面感兴趣,有什么问题(小问题)。

再用摄影举例,我需要了解的是摄影的发展,诞生,演变,应用等,对于现阶段的我而言,我通过摄影想做什么用途,依据我的学习用途,我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学习,如何学习。

最后,资讯知识是我们所了解的领域,有哪些新闻动态更新,我们需要了解。

比如摄影器材的迭代更新,摄影应用的拓展,技能的创新等。

从以上三个层次去入手学习,很容易将我们的知识体系化,而且学的很全面彻底,是否需要这样去全面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方向而定。

如果是你从事的领域,从这第三个层次扎扎实实的奠定个人的知识底蕴是很棒的。

二、什么样的知识点适合做知识卡

知识卡片的功能有个关键词就是「组块」,所以我们做知识卡片,应该尽量只是一个知识点的卡片。这样的卡片,才能随时吸收,随时调用。

之前有看到小伙伴做的知识卡片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很多,堆积起来,又有点散,没有联系和结构,其实这样的卡片,是不利于记忆和后面利用知识卡片进行创作的。(后面会解释为什么要利用知识卡片进行创作)

记住:碎片时间,我们吸收一个知识点就好了。越碎越要小,越快越要慢。

image

所谓信息过载,原因只有一个,你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太低

——万维钢

分享下,小小sha最近好几次做知识卡片的心得体会

做完一张知识卡片之后的几个小时或者第二天,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刚做完的知识卡片的「结构」和「要点」,我的大脑在潜移默化的回顾刚刚的知识要点,无形中加强了我们的记忆。

短暂而小的知识点,对大脑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相反,长文或者长的思维导图,会对大脑形成记忆负担,大脑有惰性,自然不会那么频繁回顾。

知识卡片辅助记忆的这个过程像是:

做卡片过程中把你大脑中的记忆迷宫「显现化」了,你知道自己刚刚吸收的知识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什么结构,知识点中的要点你都布局在哪里,一下子就能捕捉到。

从上大家可以看到,做知识卡片的内容一定要少,单独的一个知识点就好,不要嫌多。

那么,按照所有小知识点的性质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制作什么知识卡片呢?

image

反常识卡:突破我们原来思维的卡,或者从知识四象限来说,那些我不知道的知识,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的知识,比如什么理论、模型、推断证据、行动等

术语卡:比较专业的名词卡

金句卡:有共鸣的句子,金句卡往往被自己用来打鸡血,警醒作用

人名卡:人物介绍卡,来接作者更多的作品和经历,帮助我们了解知识的大背景

技能卡:一些方法,步骤卡,技能卡

清单卡:执行清单、问题清单、沟通清单等

行动卡:写下你可以执行的行动

任意卡:自行发挥

三、为什么要用知识卡片进行学习创作

关于学习效能有个模型叫做「费曼技巧」。

image

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效率是不同的,这些学习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你只是听、看,没有显性输出,这是被动学习的;

你要说,要讨论,要实践,要做,要讲,要传授他人,要输出,这才是主动的,

其实主动学习是一个「知识整理」或者「知识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都有完整的接受知识,又将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传送表达出来的,但是输出的知识又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识整理性质的输出,一种是知识创造性质的输出。

主动输出的更高层次应该是知识创造性质的输出,下面具体来看看主动输出中的知识整理和知识创造的区别。

为了更好的学习,我们喜欢记笔记,文字笔记、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笔记大法,终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让知识为自己所用。

感触深刻的是,我自己记笔记的方式,确确实实是经历了文字、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的演变。

之前看到喜欢的有共鸣的文章或者书籍,就是摘抄,划线,做标记,后来开始看一本书就做一本书的思维导图,然后近两年开始知识卡片学习法,单独的就这三者来看,学习效率应该是相对应提高的,即文字笔记<思维导图<知识卡片。

樊登老师在有篇书中的序言谈到:

这个女同学的每本书都记满了笔记,还用各种颜色的荧光笔画满了重点。

我其实一直都很崇拜能够熟练使用多种颜色画记号的人,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规律可循。而我就很汗颜了,每学期结束时,书本比脸还干净,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听起来“高大上”了很多!所以说,学习好不是靠天赋,而是有正确的方法。为什么靠记笔记和画线不能取得好成绩?

因为那些方法并没有给大脑带来挑战,没法起到巩固的作用,只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

用今天流行的话讲就是: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人们都不喜欢挑战自己,也不喜欢挫败感。相比较而言,一遍一遍地画线要轻松得多。可惜,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轻松学习是无效的!对,轻松学习就是无效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就要一个必要难点的概念。

必要难点:提取容易不能促进促进存储,“有难度“的提取确使记忆保持更持久,可迁移性更强。

现在回想,我们确实看起来很勤奋啊,喜欢密密麻麻的做笔记,死记硬背,但是成绩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甚至都只是个很平平的总等生而已。总是输给了那些思维灵活的“聪明”学生。

回到我们知识创作的话题上来,所有尊重原文的知识笔记,仅仅将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换成一种导图或者卡片的形式再表达一遍,仅仅只是知识整理。

真正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第一步,可以是知识创造,最小的知识创造就是在你做的笔记中融入你的见解,案例,想法。

所以,被动输入是学习第一步,知识整理是学习第二步,知识创作是学习第三步。

你的大脑用的越多,你学的东西越多越深入。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最近的文章,用到的之前做的知识卡片越来越多了,这些知识点被我引用,融进我要表达的思想里,已经变成一种知识应用了

最近做旅拍的某个时刻,发生了一件让我心理很不舒服的事情,我马上拿出情绪调频手册的工具卡来解析自己的情绪矛盾,然后内心又得到和解。

你看,知识卡片的小知识,就是调用的这么迅速。

我将工具模型和当时的心理感受记录分享下来,又是一个知识创作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卡片 |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知识创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z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