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时间? 三年级孩子们的答案是那样充满智慧——“时间是永远停不下来的东西”、“时间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时间就是生活”。。。

时间即流变。那么,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山洞里的人们没有钟表和日历,他们怎么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 孩子们说看太阳多高、看影子多长、看潮汐的变化、看年轮有几圈。。。
这些方法都很棒,但还不够精确。所以,人们慢慢发明出各种有趣的装置来更准确地测量时间——铜壶滴漏、圭表、日晷、沙漏。。。我们一起讨论各个装置的特色,什么时候好用,什么时候不好用,孩子们甚至还提出了可以怎么改进。

半学期以来,晨圈时的小古文学习,让孩子们对这种简约明了、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形式充满热情。写铜壶滴漏、圭表、日晷的文本时,孩子们主动提出要用古人的语气来写,孩子们说,这样和古代的计时工具才更搭配。


课堂里的理论,会用双手的实践来验证——我们立起长杆观测日影位置的移动。

用迷你的日晷模型看时辰


做沙漏,孩子们还给里面装黄豆的“豆漏”取了个昵称——“豆浆机”


时间,是流变,也是呼吸。从我的呼吸、脉搏、心跳开始,到地球的年年岁岁、分分秒秒。

由自己的内在节奏,一步步向外,把握地球的脉搏。由地球的呼吸,说到公历——世纪、年代、年、月、周、日、时、分、秒,不同时间单位的转换,以及什么是闰年,分辨大小月的诀窍。
学习地球的呼吸,除了太阳,月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孩子们每天回家观察并记录月相的变化,看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中,藏有什么秘密。

从公历到农历——太阳和月亮的光,交织出时间的影子。
用天干地支的配搭,探索中国古代纪年的奥秘。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经过之前的农耕版块,孩子们对农时有了亲身的体验。现在,在二十四节气的学习中,我们来探索日月星辰与土地、耕作的关系。
除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学习会延伸出时间版块,贯穿整个学年。五日为一候,从现在小雪的“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我们一起探索在一年中天地间的阴阳转化、此消彼长,以及不同的动物、植物生活状态的变化。

除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还有着各自颇有诗意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时间,不是冰冷的刻度,而是一幅充满温度的、有诗有画的图景。

在三年级,我们会测量时间、长度、重量、货币。。。与此对应,孩子们需要新的数学工具来帮助记录和整理测量的成果,这就是竖式。
由农夫收割稻子后整理谷仓的故事,我们开始了竖式的学习。
为了方便整理,农夫会把十根稻子捆成一捆,又把十捆稻子扎成一袋。
农夫的谷仓目前有四个仓库:一根根稻子的仓库、一捆捆稻子的仓库、一袋袋稻子的仓库,以及一个工具房。
这样,就把个、十、百的位值关系用图景化的方式展现在孩子面前。
从个位到十位的进位,则是农夫把新凑成的十根稻子,用红绳子捆成一捆,放在装一捆捆稻子仓库的门口。
这天,农夫早早起来下地干活,在辰时割了34根稻子,在巳时割了27根,在午时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又割了62根,回到家后,农夫开始整理谷仓,算一算今天一共割了多少稻子?

第二天,农夫决定送给来帮忙的四位小朋友一些稻子作为礼物,现在农夫的谷仓里还有多少稻子呢?
加法的进位是把十根捆成一捆,减法的退位则是把一捆拆成零散的十根。

在数学故事中,有时班里的孩子们就是帮助农夫的主角,有时农夫会送一些稻子给收成不大好的邻村,有时农夫会割更多的稻子来照顾收养的小动物。。。数学,不是比谁算得更快的竞赛,而是能唤起孩子们心中情感的、集温暖与缜密于一体的活动。
时间测量之美,在于它映射出日月星辰的博大和旷远;竖式计算之美,在于它能清晰、简洁地对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和整理。两种美交织在一起,贯穿整个测量版块,既是“我”和天地的对话,也记录着“我”和你的生活。
除了主课对时间的探索,在英语课上,也同步学习关于时间的英文表达,作为对主课版块的呼应。
时间版块快结束时,我们一起做了钟表,孩子们自己设计钟面,然后依次安上机芯、时针、分针、秒针,当指针在手中开始移动,那种时间在手中缓缓流淌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喵和孩子们说,以后我们可以试试自己来做钟表里的机芯,孩子们欢呼雀跃,非常期待高年级的科学课了。

为期四周的时间版块结束了,回首这个月的时光,充实又有趣,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感动。
大千世界,时空流转,我在其中。
在时间版块中,十二时辰诗句中情感的流淌、竖式计算中思考的缜密、制作沙漏和钟表时意志的搏动。。。贯穿其中的,是孩子们在“时间”这个维度的学习中,对“我是谁”“我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的探索。
下一个测量版块,我们会开启“空间”的奇妙之旅,一横一纵,一步步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