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儒诗话】素心格物,物活诗心

【正儒诗话】素心格物,物活诗心

作者: 金垛愚叟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12:46 被阅读0次

【正儒诗话】根在河洛

来自话题

#雅韵流芳,我爱古诗词

叹今人咏物

文/董正元

相依咏菊效东篱!惯看凌霜寒傲枝。

皆赞南山陶令志,桃源一去不吟诗?

夫咏物一诗 ,乃借物抒情兼咏志也!

夫“诗”乃情志,吟之罗列成诗,字简而任重,非精炼不能表其意也!炼词、炼字岂易哉?声律不通、语法莫名、凑句成诗,真动人无名亦徒叹息尔!

今人咏诗,但思陈词,闭门造车,言“菊”必凌霜,道“兰”必幽洁,“竹”具虚心矢志,“松”之铮铮傲雪!纷纷拾古人牙慧,何其俗也?

物本无情物,人恒比之人。古人赋诗多有特色,如“柳”有章台柳、杨花柳、春风柳与二八佳人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若熬练意境之笔法尔!若千篇一律!悲乎!夫“意象”、“形象”、“意境”三者尚需精研方得悟其法也!不赘言,当共勉之。

红荷怯雨

文/董正元

小竹扶摇怜浅霜,芰荷洗雨怯秋凉。

丝丝剥落红绡瓣,化作青泥满院香。

夫咏物一诗,妙在比兴!或以物拟人、或托物言志,所谓七言抒情,五言励志,当惜字如金,名词当素雅清洁,动词当字字熬炼,除不得已叠字叠韵外,万不可重复意境、重复名词,当一气呵成,让读者如饮甘露,欲罢不能!

一忌 顺口溜、儿歌体。

二忌 喊口号、高赞**主义好。

三忌 拿捏住古人的睾丸不放,硬塞生词僻典,摇头晃脑,自得其乐。

愚以为诗可雅亦可白,但须白而不俗,字虽白但其意必出新出奇。

此视频出自李春芳老师的朋友圈,拿来我用,此景此乐动我诗心,须臾得此绝句,虽粗鄙亦值玩味矣!

附:【一夫学舌】

赵鲁白认为:

学诗有二,一曰意境,二曰格律。

情志弗高,虽华丽犹鄙陋;格律弗准,虽形正而犹质歪。

学诗能解此,始可以语诗也。

诗书画一家,且听赵孟頫说“书”——

赵孟頫认为: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来自话题

雅韵流芳,我爱古诗词

期待你的美评...

相关文章

  • 【正儒诗话】素心格物,物活诗心

    【正儒诗话】根在河洛 来自话题 #雅韵流芳,我爱古诗词 叹今人咏物 文/董正元 相依咏菊效东篱!惯看凌霜寒傲枝。 ...

  • 253 读《传习录》(四)

    1.格物:“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

  • 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 02

    十行采集: 1.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格”即“正”,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

  • 读书笔记01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一直在想格物的意思? 朱熹的解释:“所谓...

  • 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格物致知的解释,我还是比较赞同王阳明的解释,...

  • 《四书•大学篇》(其三)

    原文: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译思悟:格物是指认识,研究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只有...

  • 《答罗整庵少宰书》2

    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 "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

  • 王阳明:格物者,格心之物 格意之物 格知之物

    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

  • 《传习录》作业第十八天---格物

    故格物者,格其身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心之物。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无...

  • 交往的层次决定灵魂的高度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出自《礼记·大学》:“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儒诗话】素心格物,物活诗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ic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