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而复始的一天,带着疲累下班到家。
洗个澡,披散着发,换上家居服,暖上一杯茶,然后打开电脑,放上一段音乐,整个人窝在从某宝市场上淘来的一个布艺小沙发上,关上灯,思绪开始放空……
月光流泻,是清冷的光辉,窗外是几家灯火几家明,慢慢漫不经心停驻在屋子的,几分温暖却又几分冷漠,并不太隔音的房子时不时还能听见隔壁女孩乐呵呵讲电话的声音,偶尔伴着几声狗叫猫鸣,然后又是一阵气急败坏地人宠“大战”,楼下是一个独居的鳏寡老人,喜爱戏曲,常常跟着老旧的DV机哼唱着,几分婉转几分幽凉,伴随着小院子里小孩儿聚堆在一起玩闹的声音,也谈不上多少和谐……这是一个声音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甜蜜的,孤独的,欢喜的,无忧无虑的……烟火味,彼此交织着,每一种声音都是一段无人发觉的故事,而我的故事,透过那浅浅低吟的嗓音,也慢慢充斥在这个小小的屋子。
那是李健的《贝加尔湖畔》,也是我的《贝加尔湖畔》。
透过歌声,仿佛就这样级自然地进入到一个画面,在朦朦胧胧升起的月色之间,有那一人,缓缓支船而来。浩波荡漾,你以为他在渡你,不,他只是在渡自己,顺便,渡了你……
你以为他在歌唱自己,他其实在歌唱你我是极喜欢那前奏的,有时候会不断倒带,不断反复听,只为那渐行渐近的叮铃叮铃的钢琴声,像是滚珠一样,将我所有杂念从脑海中涤荡出去,而后沉溺在那样的嗓音里,沉溺在他的春风和煦,月光唯美,火光动人,然后两个人的故事,缘起又缘灭,往事悠悠。
我好像又记起了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的哪个午后了,也是春光乍暖的时候,那少年拿着开着正艳的山茶有些生涩地来到我面前,说着“送给你”的时候,目光都是避开着的,有些强硬又忐忑的温柔,脸上醉着的情意,在黄昏的余意里显得愈发朦胧了,一如他后来离开的时候,“我们就到这里吧。”……
该是一个轻描淡写的开始,所以才要配上一个轻描淡写的结束。曲毕,一个故事也over。好像吞吐明灭之间,一生,已过。而那些曾经执着和执念的,到头来,也不过是尔尔,往事随风,不过,爱一场。
不过,爱一场,罢了。
一曲终毕,一段故事结束李健,说起来,第一次认识他还是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这人倒是像有魔力一样,云淡风轻地出现,而又风轻云淡地上场。不管是唱什么歌,总有一种让人平静而又入画的能力,轻轻松松便进入到那个声音中的世界中去。
而听李健的歌,其实每每仿佛又感觉不是在听他的歌。
他的歌里,有江山如画。不是写意的山水,是带着水彩的,每一帧每一幕都在诉说着绵绵情怀,比如《贝加尔湖畔》,比如《美若黎明》,比如《袖手旁观》……
低调又内敛,那是一种才华沉淀的矜贵都说歌者,歌声是自我的情怀,可是听着他的歌,却少有这样的感觉。那人歌唱时眼神太淡然,也,太镇定。他好像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讲故事的人,带着悲敛的情怀,在他的深情之后,透过歌声,模糊之中又是在歌唱千千万万个你我,为从不曾发声的你我,在这滚滚红尘,为自己的处境找一个坚强的理由和慰藉。
像我们曾经苦苦追过的《海上钢琴师》,为1900那世间绝无仅有的演绎所倾倒,李键,他也曾给过我这样的感觉,也许天才总是相似的,他们的心中有他们自己的安乐国,那里成就了他们的独一无二,而这份独一无二与我们这群“听友”并无一丝关系,你承认也好,否认也无甚关系。
他的歌与你有关,但这人的独一无二,从来与你无关我们总以为爱一个人,是爱他的某一部分,或情深似海,或才华横溢,或容颜绝世,或芝兰玉树,但其实不然。大部分人很难很纯粹地只关注一个人的一方面,要长久专注于一人,何不如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他拒绝成为成人世界的“丑人”,很难容忍自己成为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因此积极健身,他爱好旅游,哪怕是工作,也不忘记生活要趁着巡演走一遭,面对音乐听友,他的态度更倾向于“避而不见”,他希望把所有的能量都积攒在创作里,特别记得他说的一句话:“所谓文明,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大概总是因为大部分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被选择和被动选择太多了,所以,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突然莫名觉得委屈,而后又是深深的释然的。
所以,就这么单纯的接受了,从作品到人,毫无芥蒂地接受。
多看书,多看些风景,多健身,多一些停留总是很喜欢他和他妻子的相处,透过那个通透的女子在微博上透露出来的点点滴滴,关于这个人,更加丰满和立体了的。那是他的另一份真实,我们不曾触摸的真实。
“散步回家时我说,‘我需要喝一杯咖啡’,‘行啊,那我呢?’,‘你需要给我做一杯。’”
“午饭准备了牛排番茄面地中海沙拉,我说今天营养充足了晚上素吧,健身先生说,我感觉身体里缺鱼~~就听说过缺铁缺锌缺钙的??”
“我在小园浇水,昨晚回来的出差先生隔着纱窗说,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否则只是无意义的留白……风儿吹过来,小花儿纷纷跳起舞~”
……
与你在一起才是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