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觉察情绪之后,就可以进入情绪管理良性应对方式的第二步——接纳。接纳是接受觉察的所有结果。.接纳和认可不同,接纳只是承认当下的现实,认可意味着承认并对当下的状态表示满意。
接纳第一个层次——忍受。忍受是接纳的被动形态,是一种不接纳或不接受的内隐形式,并不是真正的接纳。这种所谓的接纳,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个人可能并不满意现在的状态,并且可能时刻准备着或者已经在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改变现状。关于忍受这种状态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抗拒即认同。
为什么抗拒即认同呢?
问题系统里面的工具是无法解决系统问题的,必须跳出系统重新找一个工具才能解决前面系统的问题。就比如你开着拖拉机去追一个小轿车,你是追不上的。然后你火冒三丈,你开始抗拒拖拉机,然后不停加油门,可是没有用,因为发动机马力不足。这时候怎么办呢?不能继续加油门了,而是停下来,重新换一台工具,换成跑车,更换了动力输出系统,就能追上那台轿车了。
所以,当我们形成不良应对情绪模式时,不是不停的加油门——不断抗拒,而是停下来,接纳这台拖拉机的动力系统是弱的。
用心理学的专业概念叫“强迫性重复”,就是当有很多情绪需要表达而又没有新的表达模式时,这种强烈的情绪就会重复走原来的那条路,还是运行的那台拖拉机。越抗拒意味着对原来模式的认可,就会越固着在拖拉机的暴躁中。这种强迫性重复,是强化了旧有的模式,提高了旧有模式的影响力。
甚至,用力越大,拖拉机越容易爆缸。
唯有承认拖拉机这种不适合跟轿车赛跑的模式,停下来当然需要忍受暂时不前进的焦虑,但是一旦更换了赛车,一旦更换了新的情绪应对模式,反而容易超车。
因为失控的情绪反应,来自不良的认知观念引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