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历来是人的第一需求,是人的本能,对于怎么吃,如何吃好,除了食物和烹饪的要素外,很少有人去探究。
吃更是动物的本能,动物获得食物后的第一反应是躲到旁边偷偷的吃,当然是为了躲避同类或其他动物的抢夺,而人作为群居的动物,会一大家子一起吃,但满足的依然是个体对食物的需求,吃还是个十分个体化的行为,独自享受体味的一个过程,是味蕾作用于食物产生的满足感、愉悦感。
因此,古话有言:食不语,寝不言。虽说强调的是礼,实际上反映的是最朴素的饮食需求,即使一大家子吃饭也是不容许交头接耳的。
其一,享受食物本身的味道,简单说就是品尝,不同的食物给予人不同味觉享受,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同样的食物也会因为食材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烹饪方式,产生不同的味蕾感觉;不同人对同样的食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即使同样的人也会因为地域、时间、心境等左右味觉感受。
其二,享受自己或别人的劳动成果,食物的生长过程、收获过程、烹饪过程甚至服务过程,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中央台的美食节目,李子柒的网红视频,都让人们对相关的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欲望。
其三,享受食物给予身体能量的过程。食物的各种营养,产生的卡路里,甚至感官刺激,都会增强人们的欲望,只有吃饱吃好,才能获取必需的能量,去实现其他的各种愿望,很少有人能饿着肚子去干这干那的。
其四,享受吃本身带来的快乐。陆文夫《美食家》里的朱自治一天到晚找好吃的,吃是他人生的最大追求,能吃还要会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吃有着无比虔诚的信仰,这正是人快乐的本源之一。
现在有所谓的垃圾食物,其实食物从来没有垃圾不垃圾的,只有垃圾的人和垃圾的做法。就拿油条来说,按专家的说法,油炸的东西是垃圾食品,好油好料的油条绝对是美味。“炒炸煎煮蒸”是传统美食的烹饪技法,少了一样都是缺憾。
有人也把肯德基、麦当劳称之为洋垃圾食品,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只要原材料好,制作规范,干净卫生,和中餐店有什么区别,反而是我们很多餐饮店离这样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何况我们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主食。
说到主食,米面都是碳水化合物,有人说不宜多吃,实在是谬论,中国人的体质特别是江南一带,就是习惯于大米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什么地方的人适应什么地方饮食,长期形成的饮食文化最能给予人舒适感,北方人喜欢面食,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觉得少吃饭多吃菜对身体好,这也要看是什么菜,要知道现在的“三高”更多的是吃菜吃出来的,大鱼大肉就不是去说了,很多好吃的蔬菜也是依仗的高油和鲜料,地沟油、劣质调味品不在少数。
另一个误区是,把肥胖归罪于食物,其实都是人在烂吃,来什么,吃什么,见到好的,胡吃海塞,纯粹是对食物的贪婪。能吃是福,会吃是智,所谓的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荤素搭配,不能过量,就是这个道理。
或许有人会说,吃是我最大的快乐,但你是想要一时的满足,还是要长久享受美食的欢愉,显然每个人都会作出自己的选择。无论是谁,能吃擅吃会吃,又能在烹饪中享受乐趣,才是真正的福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