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笔记
聊聊隔代养育(一)

聊聊隔代养育(一)

作者: 三平999 | 来源:发表于2023-07-16 13:05 被阅读0次

每个人有每个人喜欢涉猎的领域,到一定年龄即形成一种习惯,每每看到或听到自己喜欢领域的书籍或讲座,即非常兴奋和投入。

实体书

我喜欢亲子教育、心理学、哲学类领域的内容,对这类书籍和课程有些着迷。对于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我来讲,偶想,是否有些不务正业?再想,都是业余爱好和惯性使然,任由我爱吧。

其实,好多东西都有着广泛的内部联系,在学习这些有兴趣的东西时,认识、认知的提高,对工作开展和家庭建设百利而无一害。

近期听了由澳大利亚简·威廉姆斯和秦莎·格里格合著、夏健鑫编译的《隔代养育》一书,正好是公休日,时间充裕,投入倾听,有很多收获和感悟。

隔代养育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养育模式,父母工作繁忙,雇佣保姆不放心,只要双方父母有能力有条件,“父母生,姥姥养(奶奶养)”占比很高。

隔代养育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中国模式,全世界都有隔代养育的模式,包括澳大利亚、英国等,但是区别在于隔代养育的时候,祖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

一个礼拜里,1到2天由祖父母来参与养育,对祖父母的身体健康有帮助;超过5天由祖父母来养育的话,会对祖父母造成压力和负担,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看看我们身边,孩子和祖父母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比例是不是很高?祖父母一周7天都在参与孩子养育的大有人在。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些祖父母吐槽“很累”的感受,我也切身感受过连续带两天外孙的“累意”,快乐是快乐,但身体和心理感觉确实很“累”。所以父母要体谅祖父母的身体之累。

对于祖父母,树立“隔代养育不单单是在帮助自己儿女照顾孩子,而是在和孩子的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既然担负起了隔代养育的担子,那就要学习如何养育“隔代的小朋友”。

在孩子5岁前,祖父母跟父母配合,充分、完善地去发育孩子的大脑,建立足够丰富的大脑神经元连接,极其关键。

有人说基因很重要,不同的家庭基因不一样,学习成绩不同。其实基因不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现在科学发展后研究的结果。所有的基因都有一个表达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有着内向的基因,但是可能这个内向的基因在他的生活当中没有得到表达。表达是从哪儿来的呢?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如果这个孩子从小生活的环境很宽松、很愉快、富有善意,他这个内向的基因很有可能根本就不用表达。

有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环境的作用:“基因负责上膛,环境扣动扳机”,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着基因的表达状况。《隔代养育》书中有一组大脑内部连接的数字,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念一下,相当震撼人心的:

“大脑在宝宝出生时就有超过1000亿个神经元,……当你的孙子、孙女接触到大量的生活经验时,连接的神经元数量将迅速增加,大脑结构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在孩子1岁时,脑容量会翻一番,新的连接以每秒超过100万的速度形成。”

我们跟孩子互动时,每一秒钟他的大脑当中就会增加100万个神经元连接。“在个体成年早期,大脑将拥有超过100万亿个连接,其中有90%是在5岁前发育完成的。在25岁以前,大脑依然存在着活跃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说祖父母参与养育的这个阶段特别重要的原因。

在祖父母参与的0~5岁的过程当中,孩子将完成大脑90%的神经元连接。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当年讲过,大人没法教孩子,大人只能够给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因为大人根本教不了孩子。

孩子在3岁以前所学到的信息量是今后人生的总和,我们通过神经元连接就能够看得到。“婴幼儿的大脑对于感官(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体位和平衡)、说话声和运动感觉的刺激非常敏感。

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必须给予他关爱、安全感和照顾,这样他才能建立起情绪发展的最佳途径。这段时间通常被称为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很多祖父母有一个很奇怪的理论,说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他,因为孩子哭了你就抱他,他会养成习惯,会老是哭。

这是错误的,当孩子哭了却不理他的时候,孩子的安全感会下降,安全感下降的孩子哭得会更厉害,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

小孩子在襁褓当中时,他没有任何别的办法能够保护自己,只有通过哭喊把这种痛苦投射给家长,家长才会去照顾他。因此,哭喊是小孩子唯一的方法。这时候他需要的是即时的反应,哭了以后就有人立刻出现,他才能够相信这个环境是可信的、安全的。

“从儿童2岁开始,大脑不仅仅建立连接,还执行‘整理’功能,通过‘修剪’,清理未使用的大脑连接。这一过程可以消除不活跃的神经元,从而提高大脑网络运作的效率。2岁时形成的神经元,将有多达半数在10岁时被清理。这就是为什么与学龄前不学习新语言的儿童相比,接触多种语言的儿童更能在外语学习上达到类似母语的水平,负责语言习得的神经通路被经验‘激发和连接’后,并不会被剪除。”

小孩子如果希望能够把一个语言学到母语的水平,那肯定是越早接触越好,甚至有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德语加法语加英语的环境下,三门语言他都可以融合,甚至还能创造出新的词汇。

大家勿需焦虑,这只是一个科学上的研究。(待续)

相关文章

  • 隔代养育

    图片来源于若晴

  • 隔代养育

    《心理营养》每日书摘分享——问题和解决之隔代养育 如果可以的话,孩子由妈妈自己来带最好,但现实情况让很多家...

  • 隔代养育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老人来帮助带孩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会觉得父母不懂得亲子教育,但是要知道...

  • 《隔代养育》

    中原焦点团队郭莺莺焦点解决网络中期第14期坚持原创分享第507天,咨询第298次,读书打卡第215天,语言基本功练...

  • 隔代养育

    你的孩子生下来由谁带? 现在,这个问题似乎会被广泛讨论。不管是哪个育儿专家,给大家的回答肯定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 隔代养育

    如果可以的话,孩子由妈妈带是最好,但现实情况,很多家庭是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两代人因为价值观、生活习惯的不同,养育的...

  • 隔代养育,隔代美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婆婆带娃。好看的裙子婆婆不懂搭配,穿出了奶奶辈审美。去接孩子放学,别家的孩子都是小裙子,光鲜亮...

  • 6.2心理营养

    隔代养育对孩子的影响 隔代养育现在已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节奏加快,竞争压力过大,经济压力的问题,...

  • 隔代养育的痛点:老人喂娃吃饭时的这一个动作,有多少家庭被戳中

    隔代养育是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养育模式,除了全职妈妈自己照顾孩子的家庭,其他家庭养育孩子基本都是要依靠隔代的爷爷奶奶或...

  • 教育孩子,一种声音足够

    城市中,隔代养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祖辈养育孙辈有时间和经验上的优势,但如果在隔代养育中越位、错位,会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隔代养育(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f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