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活成你的回响,羊群
活成被遗弃的原野,草先吃掉来路
只有云投胎了来世仍然是云
事物里的寂静,又一见如故
我在你到来之前已践行完对你的信仰
五月的一些清晨还不够稳定
壁炉装饰了新鲜的灰烬

一不小心就活成你的回响,羊群
活成被遗弃的原野,草先吃掉来路
只有云投胎了来世仍然是云
事物里的寂静,又一见如故
我在你到来之前已践行完对你的信仰
五月的一些清晨还不够稳定
壁炉装饰了新鲜的灰烬
本文标题:晨间读一个无名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jzeftx.html
网友评论
是在哪里看到的一段话,故乡都是回不去的。网易云音乐上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不是我特别爱听老歌,这些音乐,都是我年少时所喜爱的。
我想有时候,故乡这个概念也类似如此吧。小的时候翻墙,爬树,野泳,摸鱼。和泥巴,自己动手做风筝弹弓洋火枪,烤蚂蚱,烤泥鳅。为了证明谁的胆子最大一帮p孩大半夜的哆哆嗦嗦往坟地里摸。每日晚上各种游戏,不知道多少小孩因为捉迷藏(家乡话叫做藏老屋)藏着藏着自己睡着了。这些游戏,故事,真真的说它个几天几夜不带重样的。现在的小孩,手游,电游,cos玩具,动漫。他们也很快乐。他们是文明,科技,发展的受益者。若说害处,或者说不足,是他们缺少一些生命本初的一些体验。他们没有疯过,没有因为自己的错误害死过雏鸟,幼兽。也不会感受到把一只红嘟嘟的斑鸠养到飞起来是一种怎样的喜悦。这些悲伤与喜悦的事情,应该是一张白纸在绘画之前最初的底色。
跟朋友聊的时候,往往最后都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文明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们从抵抗疾病,抵抗衰老,最后抵抗死亡。我们说的文明,通常是,或者就是人类自己的文明。不是自然也不是生命的文明。虽然每一个物种的生存都是自私的。都无法避免破坏与杀戮。但需要和贪欲,往往无法分清。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故乡,永远的留在了父辈。我们自己心里的故乡,是那个承载我们某一段生命体验的记忆。若是你执意寻回,大多是相看两不识。
或者说,现在讨论的故乡,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乡,应该说是整个人的故乡。经回不去了,就像有了枪炮,怎么可能还会有冷兵器战争。
陈凯歌在一次演讲里提到,个人是无法抗拒时代的,讲到他上山下乡离家时,父亲给他准备了能用十年的牙膏(认为是诀别),讲到《道士下山》的创作初衷。
每代人都有他自己所属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善恶美丑。
希望那些少与虫蚁鸟兽亲近的孩子长大后,能找回生命里的善与美,悲伤,坚韧,宽容。我想会的,这才是故乡,是生命的自觉。
青笺社——张聪
好的诗有让人返乡的能力。它在时间、空间之内,亦在时间、空间之外。我不想过度地去诠释它。至于说读诗,其实那些你曾经以为读过的诗,也许不过是前言,而那些你认为已余音散去的,或许正是一首诗的序曲。
诗,从时间上来说并不是线性的,它更像是一个充满褶皱能够发出回响和回向的奇异球体。阳光洒落的晨间,你被唤醒于一首无意读到的诗,其实这要归功于那些古老的灵魂,古老的存在。一首诗会像袅袅的音乐一样唤醒人们沉睡的部分记忆,然后如拼图般,一点一点拼出似曾相识的模样。
我们试图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找到诗,找到诗的真谛,其实何尝不是为了找到一见如故的寂静并遇见真正的自己呢?
某种意义上,诗的遇见和到来也是一种业力和因缘。藏传佛教中认为,上师会以许多不同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诗于我是前世,是上师,是信仰。它赐我珍贵的光亮,让我拨开层层迷雾,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和了解人与人,诗与诗,乃至人与诗的轮回,明白曾经的来路与日后的去处。
新鲜也好,陈旧也罢,所有美好的事物与灵魂最终都将归于亘古绚烂的星空。
那里,星火不败,永无孤单。
——青笺社.倾蓝
月光都发亮
太阳也变得凉爽
有你
心花怒放
在每个日出的早上
朋友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