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读一个无名诗人

作者: 青云子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6-19 19:45 被阅读539次

一不小心就活成你的回响,羊群

活成被遗弃的原野,草先吃掉来路

只有云投胎了来世仍然是云

事物里的寂静,又一见如故

我在你到来之前已践行完对你的信仰

五月的一些清晨还不够稳定

壁炉装饰了新鲜的灰烬

相关文章

  • 晨间读一个无名诗人

    一不小心就活成你的回响,羊群 活成被遗弃的原野,草先吃掉来路 只有云投胎了来世仍然是云 事物里的寂静,又一见如故 ...

  • 2020年10月4日

    早课抄了无名诗人张静雯的诗歌《如下所述》。“无名诗人”实际上不是我杜撰出来的,而是诗人的自我介绍。相对于著名诗人,...

  • 已阅 2017.1.7

    书称“无名”,实非无名。 得而解之,中有五名。 在您启读前,书为“无名”;读罢之后,觉得哪一个书名最贴切,请亲自动...

  • 看图写诗No114 一个无名之辈读历史

    一个无名之辈读历史 一个无名之辈读历史, 数不清的问题, 像滚滚长江水, 后浪拍打着前浪。 是谁在北境建起了长城,...

  • “谋杀”陈子昂(中)

    唐朝,一个诗人爆发的年代,清代康熙年间撰编《全唐诗》里面收录唐代有名的诗人二千多人,那些无名氏,更是无法统计。 有...

  • 2019-06-04

    6月4日晨间亲子共读 今日晨间亲子共读多多英语《cotton candy》《play with a ball》《k...

  • 2021年1月19日

    早课抄了八零后诗人周鱼的诗歌《那个时刻》。我读诗抄诗没有标准,只要喜欢,哪怕是无名氏的诗歌也要读也要抄,而事实上,...

  • 2019-06-12亲子共读日记

    6月12日晨间亲子共读 今日晨间阅读《the wheels on the bus》《the round ball》...

  • 无名之辈——街头摄影

    美国传奇诗人狄金森有一首诗《无名之辈》: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你也是个——无名小卒?那我们可是天生的一对?别声张...

  • 悼海子9|美丽白杨树

    诗/木易枯茙 美丽的白杨树这是一位无名的诗人 诗人站在她的身边她的河岸上 诗人眺望着远方的山林铁轨地狱 有一时诗人...

网友评论

  • 一屿南风:诗歌带来故事和情绪,也给人黑夜和力量
    青云子的简书:@一屿南风 谢谢评论
  • 上天堂:很久没有好好的去读一首诗了,已经像一个生锈的齿轮难以转动。
    是在哪里看到的一段话,故乡都是回不去的。网易云音乐上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不是我特别爱听老歌,这些音乐,都是我年少时所喜爱的。
    我想有时候,故乡这个概念也类似如此吧。小的时候翻墙,爬树,野泳,摸鱼。和泥巴,自己动手做风筝弹弓洋火枪,烤蚂蚱,烤泥鳅。为了证明谁的胆子最大一帮p孩大半夜的哆哆嗦嗦往坟地里摸。每日晚上各种游戏,不知道多少小孩因为捉迷藏(家乡话叫做藏老屋)藏着藏着自己睡着了。这些游戏,故事,真真的说它个几天几夜不带重样的。现在的小孩,手游,电游,cos玩具,动漫。他们也很快乐。他们是文明,科技,发展的受益者。若说害处,或者说不足,是他们缺少一些生命本初的一些体验。他们没有疯过,没有因为自己的错误害死过雏鸟,幼兽。也不会感受到把一只红嘟嘟的斑鸠养到飞起来是一种怎样的喜悦。这些悲伤与喜悦的事情,应该是一张白纸在绘画之前最初的底色。
    跟朋友聊的时候,往往最后都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文明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们从抵抗疾病,抵抗衰老,最后抵抗死亡。我们说的文明,通常是,或者就是人类自己的文明。不是自然也不是生命的文明。虽然每一个物种的生存都是自私的。都无法避免破坏与杀戮。但需要和贪欲,往往无法分清。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故乡,永远的留在了父辈。我们自己心里的故乡,是那个承载我们某一段生命体验的记忆。若是你执意寻回,大多是相看两不识。
    或者说,现在讨论的故乡,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乡,应该说是整个人的故乡。经回不去了,就像有了枪炮,怎么可能还会有冷兵器战争。
    陈凯歌在一次演讲里提到,个人是无法抗拒时代的,讲到他上山下乡离家时,父亲给他准备了能用十年的牙膏(认为是诀别),讲到《道士下山》的创作初衷。
    每代人都有他自己所属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善恶美丑。
    希望那些少与虫蚁鸟兽亲近的孩子长大后,能找回生命里的善与美,悲伤,坚韧,宽容。我想会的,这才是故乡,是生命的自觉。
    青笺社——张聪
  • 沈夜骁:读诗是学习写诗的第一步,毕竟大部分的创作的起点都是模仿。那么作者在晨间读一个无名诗人,读到一些什么呢?是找到了共鸣,还是作为学习的鉴赏,还是说有其他感受,如果说能在文字中硬是要去表现什么的话,我看到了一丝破旧立新的无奈(请原谅我用了这样的词),首节里的“回响”的意象是绕不开的,很奇妙而同“一见如故”相应,而“草先吃掉来路”就增加了层次感,而“云投胎仍然是云”的有些笔法类似了一些宿命感,忘了谁说过“作诗是要跳出去的”,若是跳在半空之间,没有了参照,未尝不能逃离“遗弃的原野”,不知为什么,看了这样一些字词,我脑袋里出现了一堆诗人的名字,华兹华斯,济慈,庞德,奥登、、、、而次节相对于首节的紧凑,更富于宽松的变奏,“践行完对你的信仰”一句可以说很青云的意味,信仰者的任务一直是将崇拜送上神坛,而作者相反,或许出于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之比肩,甚至将其超越的心性就很“不够稳定”;其实这大概也是一种解读,而最后一句的“新鲜的灰烬”可供解读的东西就很多了,灰烬本身有很多衰败和毁灭的意味,而壁炉能容纳的东西就更多了,也许世代的更迭便如同诗歌一样,反复的事物也许没新鲜很久,很快就成了灰烬。——青笺·卡班纪
  • 告别旧名字:首句“一不小心”似乎有惋叹之气,而更多的是对一种关系的敝帚自珍。这世界有很多种可能,唯一的现实是已发生。在庞杂的关系组合中,建立一种必然是放弃其他许多种,要多清净的回首才会如此温柔,既无张扬也无惋惜?没有谁可以在一种关系中洗清自身,也没有谁能够躲过这物与物之间染一而百的疫情,更没有谁能够在这涤荡中保全自己如初。“一不小心”在一种必然中隐藏着几分主观意愿,许多事物,是藩篱也是依凭。“只有云投胎了来世仍然是云”,除非你如白云无所沾染,否则一定是一边建立一边改变。触摸,得到,失去,流逝。在这不甘舍弃的花哨中其实已并没有太多可能,甚至越是追逐越是陷入虚妄循环。 “事物里的寂静,又一见如故”,笔峰一转折入事物寂静的纵向之深,有一点蓦然回首阑珊处,也有一点恍然大悟。然也并非是即使“如果”也必是“如此”的平淡认领。我更愿意认为它单刀直入万物另一种境地,一个被扬扬浮尘遮蔽之地,是为了谋求一个更富于生机的局面。虚无之地,鸿蒙之境;寂静之所,万言之源。“五月的一些清晨还不够稳定”像一颗芽正萌出,不够稳定的,正是颤抖着悬念与可能性的。第二节像是画了一个省略号,每件事物站在固有的状态中拖着一个正待燃烧的尾巴。燃烧,灰烬,还要燃烧,哪怕还是灰烬。过往如逝者已矣,未来如生者如斯。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小诗,这篇解读只是它的一种可能。——青笺社•涩萝蔓
  • 倾兰:安静有力,短而耐品的一首。许多句子比如“草先吃掉了来路”,“壁炉装饰了新鲜的灰烬”读来让人意外惊艳,却不喧宾夺主,与整体保持着浑然一体的温润。只是部分句子,比如五月的清晨那句需要读者费点脑子,从隐喻里去寻找上下间的关联。唯有读通了,读懂了那些遥远的事物在语言相遇中产生的亲和力,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诗独特的立体性。

    好的诗有让人返乡的能力。它在时间、空间之内,亦在时间、空间之外。我不想过度地去诠释它。至于说读诗,其实那些你曾经以为读过的诗,也许不过是前言,而那些你认为已余音散去的,或许正是一首诗的序曲。

    诗,从时间上来说并不是线性的,它更像是一个充满褶皱能够发出回响和回向的奇异球体。阳光洒落的晨间,你被唤醒于一首无意读到的诗,其实这要归功于那些古老的灵魂,古老的存在。一首诗会像袅袅的音乐一样唤醒人们沉睡的部分记忆,然后如拼图般,一点一点拼出似曾相识的模样。

    我们试图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找到诗,找到诗的真谛,其实何尝不是为了找到一见如故的寂静并遇见真正的自己呢?

    某种意义上,诗的遇见和到来也是一种业力和因缘。藏传佛教中认为,上师会以许多不同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诗于我是前世,是上师,是信仰。它赐我珍贵的光亮,让我拨开层层迷雾,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和了解人与人,诗与诗,乃至人与诗的轮回,明白曾经的来路与日后的去处。

    新鲜也好,陈旧也罢,所有美好的事物与灵魂最终都将归于亘古绚烂的星空。

    那里,星火不败,永无孤单。

    ——青笺社.倾蓝
  • 微蓝若海:喜欢~
    青云子的简书:@微蓝若海 谢谢~
  • 云端一梦l:有你
    月光都发亮
    太阳也变得凉爽
    有你
    心花怒放
    在每个日出的早上
    朋友你好👍👈👈👈👈👈👈👈👈👈👈👈👈👈👈👈👈👈
  • 微芒_4cd6:喜欢你的诗,耐品……
    青云子的简书:@微芒_4cd6 谢谢

本文标题:晨间读一个无名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jz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