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学习《傅青主女科》上卷第五篇之"赤带下"一文。
(原文)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沥不断,所谓赤带也。
(牧童梦)妇人有患带下病证,而带下之颜色发红,好像是血可又不是血,淋漓不断,绵绵不止,这种带下就是所谓的赤带。
赤带亦即妇女阴道流出的一种赤色粘液,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血带,它是黄白粘液中夹杂着血液而成,临床上辩证赤带主要指非月经期间出现这种情况而言。我们在临证时要与漏血相鉴别,漏血则其血色鲜红,或有血块;赤带为似血非血,淋漓不断,常与白、黄带下挟杂而下。
(原文)夫赤带亦湿病,湿是土之气,宜见黄白之色,今不见黄白而见赤者,火热故也。
(牧童梦)傅青主先生认为所有带下病均为湿邪所致,当然赤带也不例外,而湿邪夲是脾土之气虚弱而产生的,是应该见到黄白色带下的,现在不见黄白色而见赤红色,是由于湿邪与火热伤及血络而成。
(原文)火色赤,故带下亦赤耳。惟是带脉系于腰脐之间,近乎至阴之地,不宜有火。
(牧童梦)由火热伤及血络所致之带下,在湿邪当中夹杂着血液所以见到赤带。问题是带脉循行部位在人体腰脐之间,此处当属脾阴所辖之地,(《内经》曰:"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本应该是不会有火的。
(原文)而今见火症,岂其路通于命门,而命门之火出而烧之耶?不知带脉通于肾,而肾气通于肝。
(牧童梦)现在见到赤带火热之证,难道是带脉循行通于命门,是命门之火影响所致吗?这是因为不知道带脉与肾相通,而肾又与肝同属一源,即肝肾同源。
(原文)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于是肝经之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
(牧童梦)《内经》谓"思伤脾","怒伤肝"。妇女多忧愁思虑使脾气受伤,精神紧张郁怒伤肝,肝郁克脾影响脾之运化,使湿热壅滞于带脉之间。
(原文)而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皆由脾气受伤,运化无力,湿热之气,随气下陷,同血俱下,所以似血非血之形象,现于其色也。
(牧童梦)由于肝郁化火,伤及血络致肝不藏血,失藏之血与肝火克脾之湿热,随着中气下陷,带脉约束无力,湿热夹杂着血液一同排出,形成带下,出现似血非血的颜色。
(原文)其实血与湿不能两分,世人以赤带属之心火误矣。
(牧童梦)其实赤带中之血与湿均是相同的病因肝郁所致,是不能分开来理解的。世上有些医生认为赤带是由心火旺造成的,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