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去图书馆。这个月是圣诞节旺季,来店里买礼物的人挺多,有些忙碌。一方面因为生意好而心里高兴,一方面也觉得一阵子没有和书本亲近,自己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今天终于有空去图书馆逛逛,闻着油墨香,翻着书页,看着设计精美的封面,开心极了。
带了六个故事回家。首先是松本清张的《零的焦点》。
借这本书因为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自己最近读松本清张有些上瘾。从最初顺藤摸瓜,从东野等人摸到陌生的他,到慢慢通过阅读他的作品体会到他被称为“社会派”的理由,再到《富士山禁恋》被文章里丰沛的张力征服,现在的我算是松本清张一个小小的书迷。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这本书的开头。我读书喜欢先看开头第一页,如果能让我进入故事,我基本就会继续读下去。如果第一页我读起来费劲,或者觉得文风幼稚,大半就会退避三舍。这本书的第一页很快就让我进入了故事的情景,遂借此书。
第二本是《狄仁杰传》。
前阵子徐克新的《狄仁杰》上映了。我还没看。不过对这个系列是非常喜欢的。一半是喜欢电影中对唐代生活图景的描绘,一半也是因为狄仁杰这个人物。
这本书不是小说,看介绍,作者研究狄仁杰40年,算是很有料。于是想要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这个流行人物的真实情况。遂借此书。
第三本,是贾平凹的《故事生灵》。
我对贾平凹的理解还停留在《废都》的争议性描写上。坦白讲并不觉得他是我喜欢的作家。不过此书第一篇是改写一篇唐代笔记小说。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
我对历代笔记小说很喜欢。我本来想用痴迷这个词。想了想,自己真正阅读过的,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还是太少,只能算是喜欢。
因为对笔记小说喜欢,所以过去的一年里,我从袁枚的《子不语》中选取了20多篇进行了改写,还在喜马拉雅上自己朗读。
最后因为收入只有3毛4,打击了积极性,居然也就半路放弃了。现在到了年底,回想起来,很是可惜。很像看看这本《故事生灵》是否能让我的兴趣重新焕发,遂借此书。
第四本,是岩井俊二的《梦到花嫁》。
这本书我之前完全没有听过。花嫁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我甚至没有看第一页就把这本书抱在怀里了。
全是因为岩井俊二的名字。
今年读了岩井俊二的三本书,《庭守之犬》《华莱士人鱼》《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都很喜欢,尤其是《庭守之犬》,在我心里的地位几乎要超越早前看过的《情书》。
遂借此书。
第五本,《山茶文具店》。
书群里有两位朋友都读过此书,我挺相信这两位朋友选书的眼光,当时就记下了这个名字。本来是想在微信读书里读的,但是既然在图书馆看见了实体书,还是实体书来的过瘾。遂借此书。
第六部,《妖猫传》。
我对要不要读这部书是很矛盾挣扎的心态。一方面是想读,妖猫的形象,我最爱的大唐,怪谈笔记一样的风格,我还能要求更多吗?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陈凯歌的改编,外国人写中国传统的隔阂,我生怕一个好好的题材在我脑海里的美丽幻想因为我的阅读而被破坏。
最后还是借了。因为这一套四本书的封面……实在很赞。
最后总结一下我为什么从图书馆借了这几本书,其实也就说明了我在图书馆会挑选什么书回家的准则。
1、是我喜欢的作家
2、开头第一页能进入故事
3、对流行文化符号的好奇
4、自己的爱好相关
5、朋友看过
6、封面很赞
这6条,基本也就是我选书的标准。你会用什么标准选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