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走向边缘的三年
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没有仗剑走天涯的侠气,亦没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高远志气,唯一要说有点关联的只有游戏人生的恣谑以及风花雪月的柔情!没有社会担当的一代人,注定会行走在社会的边缘,因为政治上层的路堵死了,社会大众的压力大到我们忙着挣钱糊口而从来不敢奢望停下来休息一下。
说是三年,其实只有两年零三个月,而这以后的几个月,只能是父亲替我经历了,因为我已在遥远的塞外草原上开始了另一段人生了……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当我失意的熬过漫长的峥嵘岁月的时候,我的人生不得不面临无奈与失落。两个月的沉淀,我漫无目的的走进了向往的大学校园。我的人生的边际扩大到省城——心中的大都市!那时的我好似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到了西安,唯一不同的是我有一个虚怀若谷的态度求取我人生的真经!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悲剧的,上高中时,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了;上大学时,高中有奖学金;等到我们就业时,大学工作不分配了。但反过来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中,所以我们懂得了,原来我们的人生不可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注入太多的政治因素,就决定我们的人生是功利的,8000多万的党员,有几个是真正是想着为国为民做些事的呢?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人格尚处在造就的时期。可是,遗憾的是我们总是挤破头的当班干部,进学生会,一味奉承老师!本不是世故圆滑的年代里,却被赋予厚黑的学问,这难道不是世俗的濡染吗?
纯真的校园,本就是人生个性充分张扬的自由乐土:浓厚的学术氛围,莘莘学子徜徉书海,同学间真挚的友谊。可是我们所看到的是人性被禁锢,虚假的学术气氛,庸俗的铜臭、脂粉和世俗的名利场,虚情假意的伪装。
曾几何时,女学生的妖艳与开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改革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失去的仅仅是女学生吗?一个女人毫无顾忌的成就她的奢华人生的时候,也就是一段由人变妖的过程!因为没有人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有妖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多么向往个性张扬与自由独立,可个性张扬就是女人面对利益的诱惑出卖身体与尊严,就是怪异的头型颜色和风格奇异的服饰?耳钉、纹身这些本不应该出现我们世界的东西都成了雨后春笋般的普遍。自由独立难道是我行我素、性格乖张到可以顶撞侮辱父母?我们一方面向往西方孩子十八岁的自由,可另一方面我们却像个从未断奶的孩子一般一直接受父母的扶养。可父母老了,该享受时,我们总以各种借口劝其入养老院。这样是独立了,但是我们到了他们的年纪里的独立的只有自己老泪纵横的时候也就清醒!那段《当我老了》的文字也许就是我们生活的预演吧!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我是如何扶着你的手慢慢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听我说,不要打断我。
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
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
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
想一想当初我怎样耐心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
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
当我忽然忘记我们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想。
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听我说,我就很满足。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
就像你刚刚才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
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
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我们上下求索一百多年,却总是让西方的文化引导我们时代潮流,孩子们那未雕琢的心中竟是别人的东西,真正等到民族复兴的那天我还是我吗?
从小我们被告知按劳分配,滑稽的是我们阴差阳错的接受了不劳而获的奢侈人生!尊严、人格在金钱面前太脆弱了,而整个社会反馈给我们的仅仅是商人头顶的光环。这样,我们变得功利了,市场营销、成功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潮水般进入我们的事业,也许是我们太渴望复制商业巨擘的传奇!
精深的文化被重新包装已适应市场需要,人们张口闭口市场经济。百家讲坛教会我们文化修养也可以速成,但是肤浅的蜻蜓点水式的文化像电视电话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大师们”忙着签字售书的背后是金钱的极度渴望,所有的”阳春白雪”一旦牵扯到金钱,那就只能是“下里巴人”。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没有土壤,没有空气,“大师”的种子就只能是沉睡的千年古莲一样继续休眠。也许我们至少要让年轻人有条路走,这样就不至于他们除了出国之外别无它路可走,这也许就是我们大学未来要努力的方向吧!
“读大学的价值也许在,能认识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能分辨哪些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从而形成自己的原则,开始学会拒绝。读大学的价值也在于你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你开始有靠近的动力。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睿智的观点总是如金子般需要人提炼。
不得不承认,书籍是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方向的。我第一次读完《货币战争》,是在大一上学期,血脉喷张,磨刀霍霍,准备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做国家金融战场的一名普通战士,可金融战士未做成,却成了一名守土卫国的边防战士。我的人生第一次转向竟是一本书的缘故,这不得不是我的人生需要远大的志向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先是《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再是《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最后带着一份崇高的志愿,我报考了自考金融学专业。感性的我总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在理性的金融数据吸收消化上。可等两年后,我即将走向社会的时刻,我总是感觉自己像云一般漂浮不定,也许我需要的是大地般的积淀吧,于是也许就注定未来我开始一段迷彩人生。
当我开始了我的生命史上最轻松的学校生活的时候,我是那样的渴望:海量的书籍,公园般的浪漫校园,充裕的自由时间,没有考试的恐惧,但是空闲的太久,整个人也就空虚了!
为了将来好就业,我本是选择环境工程专业,但是我还是不情愿的选择了关联的园林工程专业。当我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开始尝到了选择的艰辛。得过且过的态度注定了六十分万岁是我功利的选择,更多的时间用在高远的“金融卫士”的修行上,可我本是一个极度讨厌拆东补西的现实的人,矛盾的不可调和也是人生的无奈!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