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惠州文学》刊发了我的《爱的滋味》。后来《侨乡文艺》,《南叶》,《英德文艺》,《粤北电视报》也刊登了这篇1000多字的爱情稿,算是一稿多投成功。
那年我在《惠州文学》书内看到一则征友启事。一看对方名叫杨晓风,这个名字很熟悉,我曾在《江门文艺》,《佛山文艺》,《大鹏湾》上看过他很多打工作品。文笔流畅有深度,但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那个常刊发作品的打工作家。
他的征友内容写得很真诚,渴望多交几位有共同爱好的挚友,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文学。看地址是贵州省,我写了一封信给他,很快就收到回音,说他就是那个人。现正在家乡住一段时间,半年后再到广东找工。
我们通了半年信,谈写作很愉快。有次我问他,传闻有些男作者喜欢欺骗天真无知少女的感情,这是不是真的啊?他没有正面回答,却说有次同好友吃饭,对方带着一个女孩,吃完后就那个人就送她回家。
不久那个女孩找到他,流着泪诉说那天,那个人在家里强暴了她,听了他很愤怒,从此再也没有交往。他说这种道德败坏的人,不配做友应该绝交,彼时的杨晓风一身正义,为那受伤的女孩打抱不平,这种义举让我心存敬佩。
2001年春节,我们还通了一次电话,那天跑到路边的电话亭,在冷风中等了他很久,聊了一个多小时聊得很投入,后来就音讯全无。
8个月后,突然在书滩上的一本书上,看到他的名字。原来这小子已做了编辑,那刻我很生气,好一个杨晓风,做了编辑就高高在上看不起人了。
虽知道他行踪,但我做少女时很高傲,也没有主动再交往。一年后,在《飞霞》刊物上看到,他同我的前男友留了广州同一个地址,看了很震惊。他们之前并不相识,两个优秀的打工作家,竟不约而遇在羊城邂逅,还做了同事,这是怎样的一种巧合啊!
18年过后,有次在前男友的QQ空间,无意中看到了他的QQ号,于是就发了一封邮件给他。
晓风昔友好,
我们2000年通了多次信,那年你同(佛山文艺)有隔阂而失落,那年我结束了同一位打工作家的爱情而痛苦万分。那年我同你各自祝福,鼓励安慰对方,那年冬天你暂回家乡,潜心专注写作很苦闷,我俩在信上聊文学,聊生活,聊梦想,我们的友谊很纯很真不带任何杂质。
后来你重返广东,就没有再联系,我猜你一定是为了生计,而顾不上再通信,你一定不知道,当我在打工刊物上面,看到编辑名上竟有你,我当时的感受就是为你深深的祝福,你凭实力做了一名让人羡慕的编辑。
但我从没有给你打一次电话,其实书上有你们电话号,我更没有投稿惊动你。毕竟人各有志,当年你不再写信让我很不爽,因为还从来没有人这般怠慢我。
曾记否收到你来信后的兴奋,曾记否当年通了一次电话聊得很舒心,曾记否你同我诉说打工的艰辛。你现在有名了,变得很大牌不记得我了,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杨晓风先生就是我少女年代的文友兼笔友。不管你承不承认,我都一直把你当人生中的挚友。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