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学人家写“手账”,之一:我为什么要写“手账”
也学人家写“手帐”之一:我为什么要写手帐今天思考了一下,我学写手帐的初步“动机”,或许有以下3点:
1、我原来就有写日记和做笔记的习惯。
纸质日记是从07年就开始写了,每天或多或少都会写一点,确实没有什么写的时候,就画个小图案上去,从不间断,已有十多年,写了42本软皮抄。
读书笔记,我还上学的时候,课堂笔记全都是写在课本空白处的,读课外书的读书笔记都是写在书本的页边上,因为大多数我只看自己买来的书。到后来看的电子书多了,就不方便写在“书上”了,只好另觅笔记本把心得记下来。如此也记了12本软皮抄。
我的读书笔记工作笔记。我的工作笔记也是用软皮抄写的,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想一想今天有哪些待办事项,于是一一罗列出来。等到完成的时候,又在每一件事情的后面用红笔写上最终落实的情况,或者落实的进度。每半年一个小本子写完,都存起来。
2、看到别人的手账很好看
既然是原本就已经在写日记、读书笔记和工作笔记,那就接着写下去得了,我为什么又想着要弄个“手账”?
我接触“手账”,源于看了一些关于手账的书:《最强手账改造术》《旅行手账完全指南》《知日,手账最高》《哎呀,不思议手账》《给我看你的手账吧》,一开始看改造术的时候,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不就是笔记本嘛,到后来就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手账内容,觉得真漂亮,再看自己的日记,全都是文字,有时候描述一件事情,久了回头看,都想不起当时的情景,而读书笔记也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自己也不想回头再看了。因此想,我也要像手账一样弄一弄。
也学人家写“手帐”之一:我为什么要写手帐3、合二为一,源自于奥野宣之的“一元化”笔记
6月份的时候,我决定把日记和读书笔记合二为一,称之为“手账”的想法。这个想法的萌发,始于去年暑假外出旅游。
当时,我把很多旅游搜集来的文史材料记在了我的读书笔记里面,顺手也把攻略、每日行程、趣事都一股脑记在了读书笔记里,当翻开日记的时候,我就犯愁了,那岂不是又要把今日的事情再写一遍在日记本?本来旅行就很累了,一个内容还要写两遍,于心不忍。但坚持了那么多年的日记,总不能留空了呀。最后迫不得已在当天日记里面写上小括号,写着,见读书笔记第几本第几页。到以后查阅日记的时候,看到这里,还得去找某本读书笔记,也是够呛的。
也学人家写“手帐”之一:我为什么要写手帐后来是读到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里面提到了“一元化”笔记的概念,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间段里,只用一个笔记本,内容不需要分门别类,而是按照记录的时间先后排列,做好小标题,方便索引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a、拿到一个材料,不必纠结该把它归在哪一本笔记本(旅行、育儿、工作等等);
b、出门的时候只需要携带一个本子,而不是什么本子都带上;
c、以后查阅,按照日期进行回忆查阅,在某个阶段的本子里,记过的就一定有,没找到就是当时没有记下来,而不用这本找找,那本找找。
我也曾在别的书里面见到过“一个口袋”之类的理论,都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的。这从理论上给我坚定了要把日记、读书笔记合二为一的信心。从6月份,我写完了第42本日记本的时候,就宣布以后日记和读书笔记合二为一了。
新手入门,画面太丑,请多原谅。以上就是我最初想写手账的“动机”。当然在开始写了之后,我又遇到了一些困惑,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留着下一篇再谈谈吧。
我是新人,请不吝赐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