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p读书会上,子木和我们分享了《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这本书。
书名中用了“你”,我把它看成另一个自己。
重要关系当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内在小孩。关于内在小孩,我们可以认为是小时候的自己。
那么相对应的,还有成人的自己以及作为父母的自己。这是我之前在进行培训学习的时候,廖皓璇和杨亮老师讲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经常以成人的自己或者作为父母的自己去面对。比如,有了突发状况,怎么办?这时候,作为成人的自己就会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我应该怎么办?去和谁商量?经过一系列的逻辑分析,找到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而如果用作为父母的自己来面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带有指令,或者去要求别人或者责备自己,经常用评判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处理各种状况。
如果是内在小孩的状态,在出现问题时,首先他觉得很好奇,还会牵连出其他相关问题,同时伴随有情绪,恐惧啊、悲哀、喜悦、愤怒……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作为内在小孩的自己和成人的自己,两个也是不冲突的,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理性思维,但是负面情绪突然来袭的时候,我们常认为它是有害的,自然带有抵触,实际情况是情绪只是一种预警信号,提醒此时状况与往常所熟悉、所预想的不一样……那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去看到它,拥抱它,允许它自然流动,觉察到看到它背后的讯息——自己的内心是要跟自己说什么。
不过作为成人的自己,对这种状况经常感到很陌生,子木跟我们分享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用左手也就是非惯用手给自己写信,用幼童的笔迹去感受内在小孩的童趣。
另一种办法就是晚上睡前写下自己在白天中的各种委屈,或者是焦虑,能想得到的都可以写下来。
我尝试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写完之后,感觉有人理解自己,也就说,我接受了自己内在小孩给我带来的信号。
另一种重要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它更多的是投射与原生父母之间的关系。充满爱并宽容的父母,会培养出有爱且充满正能量的孩子。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出现了一些令你头疼的问题,不妨去看看自己,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反射,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信任、包容和爱。
已经作为成人的我们,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满意,或者怨恨的时候,不妨自察自己错过或误解了什么。已经成人的我们,对于父母应该怀有感恩之情,放下心中的纠结——因为现在我们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已经成人了,父母影响到我们好的方面,那是现成的财富;如果父母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自己解决得好,它就是你的宝贵财富,解决得不好那也没关系,这些问题本身并不属于自己,只需要交还给父母就可以。
那反过来想,现在作为成人的自己,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子木跟我们分享了陪孩子去玩,感受它的快乐或者他的烦恼,与他为伴。
关于亲密关系,是提供了另外一种场域让我们去提升自己。两个人因为相似而走向恋爱,因为结婚而相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得成长,这也是婚姻带给我们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记住一条,人比规则更重要。
我们要看到对方的美好、渴望,以及生命力。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认可他的的价值感,以感恩祝福的心态去接纳他,为彼此的相互看见而鞠躬。
就像在一次培训中,廖皓璇老师跟我们分享的:当你看到对面有人走过来,四目正视相遇时,对他说,“我看到你了,我向你的存在鞠躬”,伴随有身体行动。
大熊老师关于格局逆袭的答疑,很简练,直击要害。也让我看到了我们经常在行动上所犯的错误,比如懒、急功近利、摊大饼、花架子假把式。
一颗种子,从播种到发芽到长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我们做事的时候,往往当下播种,下一刻、下一秒就想看到成果,可能吗?如果是这样的心态,我们往往会半途而废,或者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的初心,偏离方向。
在实际行动前,我们经常会去规划蓝图,搜罗了自己的各种长项资源,抓手很多,但是最后却发现拿不出自己的优秀产品,没有成绩——只因为没有学会聚焦。
现在很多人都在阅读、写作,也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分享,而忘记了客户的需求,对方希望通过你的分享有什么收获。这也就是说缺乏用户思维。
我们因为有了自己的新想法新见解而快乐,努力去实践行动,给我们带来进步,在分享后,会因为自己的客户有收获有变化而喜悦。
所以呢,我们有必要分清楚,自己目前是处于哪个阶段,特长是什么?自己是做内容还是渠道,还是粉丝管理,然后去行动,接触并模仿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