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王晓春老师的书

读王晓春老师的书

作者: 翔远宝 | 来源:发表于2023-01-13 12:18 被阅读0次

班风的舆论引导

    做好学生负面情绪排泄和正面管教,榜样引领。还是了解学生,与其沟通。做好思想统一工作的同时,求同存异,包容个别学生不同意见。但是,转变思想这个事情应该不好做。思想,习惯,行为。

改变自己都够慢了,更何况学生。环境,多多影响。路长,行则将至。


第五节如何引导班风﹣﹣纪律

纪律是班风的重要方面。班主任没有不重视纪律的,因为中国人观察一个班的班风,第一印象往往是纪律,学校领导也通过评比等方式不断地在那里强化纪律,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多年以来除了考试分数之外,往往就是看纪律。班主任普遍对纪律是过分重视了,近乎病态;对纪律的正面作用评价过高了,忽视了它的负面作用;花在维持纪律方面的精力是过大了。这是比较严重的偏颇。

纪律是一种规范。凡属规范,都有封闭性,它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某种保证的,它不是活动本身。纪律没有灵魂,纪律本身不生产任何东西,纪律本身没有什么创造性。用工业来比喻,纪律不是动力;用农业来比喻,纪律不是水肥。纪律是保障,不是魔杖。成长绝不是奉命实现的,任何生命本身都有一种内在的成长活力,不可遏制,纪律只是给活力之水限定一个渠道,避免它泛滥奔流,正像交通规则可以保证车流、人流有秩序前进一样。没有交通规则不行,但是交通规则如果严格到规定人们走路姿势的程度,就会妨碍人们的生活。所以纪律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严格的纪律会劝碍学生成长。比如过分要求学生一堂课从头到尾绝对专心听讲,对于那些很聪明的学生和基础很差的学生就都是折磨,长期这样要求会严重损害他1们的心理健康。我们甚至可以说,如今学校过于僵硬的纪律,正是促使大批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还发现,我们很多班主任抓纪律的方式也有很大毛病,控制多,引导少,总以为好的纪律是"压"出来的,"管"出来的。老师们维持纪律的方法通常与企业新领导上任的办法相似:宣布若干条,然后监督、检、建评比,照办的表扬、奖励,不照办的批评、惩罚。这样,纪律对于孩 z 说就是外加的东西,是悬在头上的宝剑。这样,学生就只对执行纪律的果有体验,对自己的纪律需要却缺乏体验。结果我们所达到的纪律就不自觉的纪律,而往往是一种"纪律表演"。如果问学生:你为什么要守律?恐怕他首先想到的是"不守纪律会挨批评",而不是"守纪律是我自的需要"。其实守纪律是每个人生存的需要,班主任很少在这一点上进行리导。还有,自觉遵守纪律是以尊重他人为心理基础的。比如一个学生上通不敢乱说话,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怕讲课老师批评,或者怕纪律委员他的名字记下来告诉班主任。但是他在电影院看电影为什么也不乱说话呢,这恐怕主要就不是因为害怕什么了,而是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不愿妨碍他人。所以,要培养真正的纪律意识,光靠控制就不够了。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是更重要、更根本的事情。

我还发现,我们的班主任维持纪律的一般方法是"抓两头",一头抓班干部,让他们"管纪律",另一头抓班干部管不了的学生,迫使他们就范。这种工作方法当然有道理,但是只适用于学生比较老实、基本稳定的班级。学生如果闹得厉害,班部就管不了了,班主任只好四处灭火,搞得很狼狈。其实,据我的经验,纪律比较难弄的班,往往应该从中间人手。我把中间这部分人称为"沉默的多数",引导得法,他们就会成为"基本群众"、"定海神针"。比如召集他们开会或者分别找他们谈话,要求他们管住自己,这不难做到,而只要基本群众不乱,整体班风就乱不到哪儿去。那些"闹将"们是需要市场的,一旦没几个人跟着闹,他们就会扫兴,而且会发现自己从背景上突出出来,无法藏身,于是就可能收敛。班主任有了"根据地",再各个击破就比较从容了。抓两头,属于管理;抓中间,更富于引导色彩。

我还发现,许多学校和班主任抓纪律的态势像"过河的卒子",许进个许退,像拧螺丝,一个劲往前拧,拧到最后一扣了,还使劲,给人的感见是理智缺席了。这根本不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孩子是一种犯错误的动物'他们不可能直线进步,好一阵,坏一阵,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的进步本来就是波浪式的。如果班主任只会往前逼,寸步不让,没有点弹性,孩子们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结果就会使一些天性好动的孩十吃尽苦头之后,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索性破罐破摔。有些问题生就龙样"造就"出来的。本来,如果班级纪律有点弹性,给他们一点缓冲'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是可以慢慢进步的。

(张弛纪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紧一紧,松一松,再紧一紧,松一松,“堵堵放放”“揉面团”)


相关文章

  • 读《教师阅读地图》

    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魏智渊老师在评介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中说:“王晓春老师认为,教育有三种方式...

  • 一支笔的故事

    这几天读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感慨于王老师做事的严谨和高超的专业水平。 王老师说,遇到问题要先问为什么...

  • 读《学生个案诊疗》有感

    读王晓春老师的《学生个案诊疗》这本书,感觉像是在听课,听一名资深教师在谈教师的方向、责任、上进、专业、智慧...

  • 【共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文/刘嘉琪 工作室共读第七本书《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作者王晓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

  • 无硝烟的“战争”——读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无硝烟的“战争”——读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总以为当老师有爱心就够了,慢慢才觉得,有爱心却...

  • 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的收获与心得

    我们常说好书不厌百回读,这话是真理。今年寒假,再次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收益多多。下面就简单谈谈...

  • 今天怎样做教师1-8

    王晓春老师的书《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在前言里给出了“今天怎样做教师”的答案——光有良好的师德是...

  • 困惑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读了两节王晓春老师的书,下楼时遇见q老师说:你看,那是几班的宝贝呀,站...

  • 我对原始个案书写的一些想法

    通过阅读王晓春老师的《学生个案诊疗》一书,王老师说要使用科学的思维对学生进行个案分析,之后对个案诊疗进行了阐释,之...

  • 晓芬老师

    晓芬老师 晓芬老师也爱读书,我们是书友。 晓芬老师也教着一些孩子读好书、诵读古诗文等,我们是同行,都是老师。 晓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晓春老师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eg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