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选择原谅TA
——也论海底捞卫生事件
悟涛
(2017年8月27日)
虽然只去吃过一次海底捞,但是确实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会有专门的侍者守在锅前,进行全程服务,主动帮你撕开湿巾、续上茶水、拨涮虾滑、调解温度、添加高汤...甚至会教我这个菜鸟什么时候下什么菜,涮多久更好吃,而其他同类餐饮,侍者像个木头,主动性太差,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工薪阶级的同志去吃海底捞,确实有种帝王般享受的快感,无形间就会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关于料理鼠王进入海底捞后厨的故事,我还是引用虎嗅《你会原谅海底捞吗?》一文的表述:
事情是这样子的——
8月25日上午,《法制晚报》的发了一篇《暗访海底捞:老鼠爬进食品柜 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的调查报道,将以服务好、食材干净、环境卫生闻名的海底捞推上了风口浪尖。这篇文章从上午11点开始密集地在朋友圈刷刷刷。有人甚至还好心加调侃地艾特一些喜欢深夜在海底捞吃火锅并发朋友圈的忠实粉丝。
法制晚报的记者卧底了两家海底捞店,一家是劲松店,一家是太阳宫店。
报道称,今年5月初,记者通过面试和入职培训后进入海底捞劲松店。“入职第一天,记者就在后厨的洗杯间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陆续在海底捞劲松店后厨的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等各处均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有的老鼠会爬进装着食物的柜子里。”
对于复杂的新闻舆论事件,评论起来确实很麻烦,多种观点在脑海里嗡嗡作响,为了方便整理,这里还是用主体法予以拆解:
第一阶段:法治晚报一声雷,食品安全炸上天
对法制晚报:堪称业界里的一朵白莲花,为民请命的小天使,时刻谨记人民利益为重,以伸张正义为己任,什么事情都捅了再说,顺便总想搞个大新闻。5月初就派记者深入卧底海底捞的2家分店,用4个月的时间收集整理材料,终于形成了《暗访海底捞:老鼠爬进食品柜 火锅漏勺掏下水道》这枚炸弹,想要炸毁海底捞在大家心中神一般的存在。我不擅长以最坏的心思去揣度他人,相信有着精神洁癖的《法制晚报》只是单纯的想进一步揭露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不会像网上流传的那样,与海底捞等火锅行业的竞争对手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到此,为事件的第一阶段,法治晚报用扎实细腻的暗访收集了素材,严谨务实的笔法进行了报道,海底捞这尊巨像的底座颤动了,吃货们的天也貌似要被捅出个窟窿。
第二阶段:温情担当海底捞,千钧重力化无形
对海底捞:在《法制晚报》丢下炸弹就跑之后的4个小时里,海底捞面对千钧重力,祭出了《关于海底捞火锅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事件的致歉信》和《关于海底捞火锅北京颈松店、北京太阳宫店事件处理通报》,主要内容如下:
1、认错:海底捞表示“问题属实”,没有强行加入“基本”两个字,也就是照单全收,用真诚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2、整改:“我们已经布置海底捞所有门店进行整改”,后续还要公布整改方案和结果,用行动进一步赢得了好感。
3、致歉:再完成了前2步的铺垫之后,“对于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十分愧疚”,这样的致歉就真诚的多。
4、温情:解决了海底捞的外部矛盾之后,顺势安抚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员工不用恐慌,只需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不找员工或者“临时工”顶包,董事会扛下来的做法还是值得佩服的。毕竟甩锅的遇到的多了,就算是《战狼2》里面的冷锋也只能以个人名义去拯救世界。所以遇到主动担当这么一股清流,我的小心脏还是要扑通扑通的。要知道,开除一个员工简单,毁灭的可能是一个家庭,而公众对此一无所知。
5、感谢:面对舆论,特别是《法晚》这种自带道德光环的媒体以及网络上自以为正义化身的键盘侠们长达4个月的关注与监督,海底捞还是会改进不足越办越好的。能不表示一下感谢吗?
至此,事件进入第二阶段,翻转突如其然,海底捞依靠出色的危机公关以及自身足够强调的价值系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尊重,作为一个绿色环保主义者,我当然是选择原谅TA啊。
第三阶段:互联网上吵成狗,你一口来我一口
对舆论者:事件进入24小时左右,各利益体系的媒体和自媒体都开始站队了,手底下笔杆子们熬出来的脑汁也够彼此喝一壶了。无非就是“原谅派”和“恶心派”开撕,不过层次不同:
低端者:脑残如我,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我就是要吃海底捞;亦有人觉得恶心了一笔,脏到死,谁吃谁傻逼。就像恋情,钟情时坏的都是好的,分手后好的都是坏的。
中端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行业标杆海底捞都如此这般,那么其他品牌的火锅就可想而知,甚至整个中餐饮食都要扪心自问了。既然如此,不如且看、且试、且判。
高端者:直接进行价值攻击,不少媒体揶揄海底捞危机公关能力
max,精准把握人民群众的痛点,用担当和温情强行扭转了一波劣势。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这些“原谅派”都是盲目的,无视食品安全这个核心问题,纯粹看颜值,顺着套路和演技去判断正误了。再观“真诚的老万”《你可能无意中贬低了海底捞》写得就更进一层了,如果你去揶揄海底捞的价值体系,你已经就输了。是不是有种《北斗神拳》里健次郎那种“你,已经死了!”的感觉。实际上就是这样,这种感觉用语言是无法表述的,因为双方不再一个级别,海底捞只是稀松平常的做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你却想出了里面的几十种套路,要么说明海底捞的演技已进入化境,要么说明你还是太low。
正好这几天在看“华西村”的报道,前前后后看了十几篇文章,安邦的分析、知乎的胡吹,各种自由派的“客观”评价,还有央妈的新春走基层。一开始,我的理性告诉我,是政治、政策、产业、企业富华西。当我把华西村考察的材料看完后,特别是《华西资料》《吴仁宝箴言》看完后,我发现自己还是没看清事情的本质,我才恍然大悟,归根到底还是社会主义富华西啊!
《华西资料》首篇吴协恩真情告白,《我为什么和钱过不去》几个亿在你面前要不要?!吴协恩说“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
《吴仁宝箴言》首篇《信仰》,“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一直没有动摇信仰,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我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先进共产党员的这个奖励。不管到哪个地方,你要有信仰,要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只有这样子,你就能够成功,就能够发展,老百姓就拥护。”
归根到底是高度统一的信仰创造了华西村奇迹。
【此段删去】所以,如果你不相信爱情,看到的自然就是套路和心机,只会停留在《逻辑思维》中“术”的层面,得到的也就自然是个精致的“剧情”。
正因如此,我相信这是海底捞的“本能反应”,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去原谅TA。也因此,外界在怎么叽叽歪歪,我也依旧宠辱不惊。
第四阶段:古来万事东流水,九月还有大新闻
对新闻热点:新闻热点只会热那么一下,从中印边界扔石头、南京车站不雅照、小四霸王硬上弓,一路走来,热点的生命周期也就那么长,公众的情绪也免不了被精致的“诱导”和隐藏自身的“恶念”,随着热度的减弱和新的热点爆发,“恶”依旧存在。“江水自东流、无人花自开”,还是老老实实等待下一个“大新闻”把。当然,近段时间的食药监部门会比较难受,自上而下的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方案估计已经印发了,对于我们消费者们来说,短期而言也是一个幸事吧。
只是,新闻热点有他的生命周期,食品安全却不能朝三暮四。惟愿,企业坚持操守、媒体公正监督、政府加强监管、群众理性自爱,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让大家更好的享受美食带来的幸福感。
【此段删去】按照65岁退休领社保,初步考虑CPI,至少要活到83岁才能回本啊,必须把食品安全问题当成大事来抓。
PS:1、长得帅、气质佳就是自带原谅光环啊。
2、吃不吃海底捞不是问题,问题是谁请我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