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喜欢读书,但是一本书读了一部分被打断,隔几天再看就忘记书之前的内容了;
还有的朋友,书没少看,但是别人问他,他又说不出自己都看了什么;
读了那么多书,却不能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没有收获,感觉自己读了个寂寞……
以上情况都属于无效阅读,那么,怎么样才算会读书?
文学类、虚构类的内容,忘了就忘了吧,大脑忘记了,但你的心会帮你记得。
在某个未知时刻,你以为忘记的内容,会重新涌入你的脑海,它们一直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不断构建你的观念,组成崭新的你。
这篇文章的方法仅针对讲方法论、工具和指导类书籍。
1、理解和运用
读书之前要明确为什么读这本书,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还是收获某种技能?
带着问题和目标去阅读,直接在书中找关键答案。
把你认为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能当下你觉得记住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回忆,很容易忘记。
写读书笔记,记录重点内容,也方便日后温习,或者找资料的时候备用。
如果你没有时间一次把书读完,下次阅读前可以翻看读书笔记,帮助你回忆前面的重点内容。
阅读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筛选出书中的黄金,丢掉砂砾。
学会找重点,可以大幅度提升你的阅读效率。
一本书,若非经典,并不值得你花费时间阅读全部内容。
找到当下对你最有效的,理解并运用。
我们阅读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读过多少本书、有多少阅读量,也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找回自己,学以致用,更好地生活。
如果你发现作者某个建议很有效,可以马上使用,不必等书读完。
我在阅读《富有的习惯》这本书时,作者提到“找到阻碍你的三个缺点,写下来,接下来集中精力改正它们,一次改正一个。”
当时我马上拿出笔和纸,思考自己的三大缺点,并记录下来。
我决心改掉这三个坏习惯,为了提醒自己,我把它们的反义词写在每天的日计划开头。
(写反义词,是为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我有一个坏习惯是经常睡懒觉,不能早起。
不能早起是因为熬夜,所以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就要早睡。
在“养成好习惯”的表格中,我的首行和第二行就是“早起”、“早睡”。
这本书中介绍的其他好习惯也值得学习,但如果我能因此改掉三个最大的缺点,这本书的价值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你不可能从一本书中学到所有,如果它能帮助你变好一点点,你的阅读就是有效的。
2、思考和输出
如果说写作是作者单方向的讲述,那么阅读就是读者单方向的倾听。
作为一名读者,把书中的讯息整理记录,只是完成接收的工作。怎么样才能把作者讲述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
吸收需要思考和输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阅读某一段文字时,觉得作者说的太对了,可能你暂时说不出哪里好,就觉得心里喜欢、赞同。
现在说不出也没关系,你可以把它们摘抄下来。
也许你某天读另外一本书时,忽然又想到了这句你不懂哪里好的话,你灵光一闪,找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就像我们念书时候学习知识点,这些小知识点就是散落在各个书中的重点。你不断阅读、收集这些知识点,了解得越多、越深入,越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渐渐形成你在某个领域的知识脉络体系。
当你有了这种感悟,你会越来越清楚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哪里,你想了解的重点在哪里。
这种阅读方法被叫作“主题阅读”。
读书不能脱离实践,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应用场景。
在以往的经历中是否有书中描述的类似情况发生?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学习到新知,如果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这次你会怎么做?
或者,书中论述的方法你曾经用过,你觉得并不适用,如果采用某种方法会更好……
当你把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经验不断思考总结,你会产生新的观点或者方法论。
如果你能把阅读的内容和你的想法,清晰地输出,你才没有白读,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你。
你输出的次数越多,你学到的东西越不容易忘记,而且在不断输出的过程中你的知识体系会更新迭代。
输出可以用写作的方式,也可以用讲的方式。
写作是基本。
写这种干货文章很考验一个人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句式的表达和技巧反而是其次。
如果你不懂,是写不出来的。
写作的时候,不断反思和总结,很容易发现你没有读懂的内容,这也是一种阅读检测。
如果你能经常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你会对信息越来越敏感,你会很容易发现重点内容,也能通过一个点看出其他联系来。
你写的笔记和感想,也可以作为素材积累,为日后的输出做准备。
另外一种方式是讲,演讲和教学更注重语言表现力,表达的故事性和画面感。
讲的时候可以借助思维导图、ppt或者关键词做引导,最好提前准备好演讲词。
如果你能把学习到的内容讲述给别人听,并且对方听得懂,你的阅读就是高效的。
3、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我们大多数人对书抱有敬畏感,觉得能刊印出来的内容就是正确的,不要被这种想法限制,书也是人写的。
人往往是主观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带着批判和学习的态度去阅读。
好的内容可以重复阅读,同时参考高手的阅读笔记和批注。
历史上一些经典的书籍,你可以找找有没有伟人的批注版,看他们的批注相当于看精华了。
另外,电子阅读的一个好处,你能看到其他阅读者的笔记标注。
当你对作者的某个观点抱持怀疑态度,不妨看看其他阅读者怎么说,也许有人和你想法一致呢。
一些经典书籍也会因为环境和时间的变化,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境况,别被书框住。
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对比阅读,比自己看一本书收获更大,因为你相当于和其他人一起看一本书,你能通过其他人的看法得到更多启发。
这种对比阅读的方式我称之为“横向对比”,是在一本书的范围内和其他人做对比阅读。
另外一种,是在一本书范围外的对比阅读,我称之为“纵向对比”,就是找同样主题、同样内容,但是不同作者的书籍比较阅读。
一个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读,一个观点也有不同的切入方式。
遇到一个新的概念或者你有疑义的观点,可以多找几本类似的书,大部分作者赞同的点,大概率是正确的。
如果你有写作者思维,也可以多对比他们是怎么写这个主题内容的。
汲取众家所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汇贯通,最终留下的就是你可以吸收的。
通过对比阅读,解决掉你有疑虑的问题点,你的阅读就是高效的。
我以前会摘抄,手写读书笔记,现在通常在印象笔记里做读书记录。电子记录更轻便,也方便查找和修改。
有很多朋友喜欢做手账,手写读书笔记,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能够帮助你有效阅读的,就是好方法。
这些只是途径和工具。
书籍可作明灯指路,可作知己聊慰,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消遣。
我是梦溪,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点赞关注赞赏,或者分享给你亲近的人,共同探讨阅读的方法。
我会继续分享有关阅读的主题,比如:如何做分析阅读,怎么样抓取书中重点,功利阅读和非功利阅读等等。
欢迎你持续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