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以后,增什么?

作者: 问心官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6:50 被阅读1次

教育部近来高度重视减负。但本官今日并不讨论减负能否实现或如何实现。

今天要思考的是:减负以后,学生在增加出来的更多时间里,可以做什么?

【事件】

今天坐在公交车上,闭目养神期间,听到一位阿姨在给她的外孙或外孙女打电话,电话内容关于做作业。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常见的催孩子做作业剧情。因为这位阿姨多次说"早点做完作业早点玩","劳逸结合","先把作业做完","今天做一半,明天做一半"……

很快,一句关键的话语出现,让我知道这不只是催作业这么简单。"今天做完了明天来姥姥家"。这句话出现后,在随后的通话中叫孩子来姥姥家的意愿表达得越来越直白了。

这,是一场以作业为"筹码"的"亲情谈判"。我听不到电话里的孩子怎么说,但我能听到这边的阿姨一边表达着想让孩子过来的意愿,一边又矛盾于做作业这件事,怕耽误孩子学习。所以,她又说"来姥姥家",又说"读书是第一位"。

电话的最后,这位阿姨略显失落地说:"不来就不来吧……"

阿姨显然纠结于又思念孩子又怕耽误孩子学习的矛盾,那么问题来了,作业和家人之间,怎样的关系是合情合理的呢?

【提问】

首先,做作业是为了什么?短期来说,是为了课程成绩?中期来看,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那么长期来看呢?长期的"为了"里有家人吗?如果没有,那有谁呢?

我们再从有限性来看。作业和人生,哪个是有限的?

如果给定同样一段时间,只要老师愿意,完全可以用作业将学生的这段时间填满,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取决于任课老师的心情。作业的量,即使不是无限的,是否也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否有制度约束过老师通过作业"剥夺"学生时间的权力?

但对于每个学生自己的和家人的人生而言,每一分每一秒是否都是一去不复返呢?那么,作业的有限性和人生的有限性,孰多孰少,是否显而易见了呢?

如果物以稀为贵,那在作业与人生之间,哪个更珍贵呢?读书,真的是第一位吗?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以他的态度是什么?

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孩子的至亲去世了,但大人居然不告诉孩子,理由是:耽误学习。耽误学习和耽误人生相比,哪个更耽误?

所以,减下来的负,与其说是作业的负,是否不如说是时间/人生的"负债"?那么,是用奥数班/艺术班/国学班等各种新的负来代替,还是用真情和陪伴来弥补本该和至亲共度人生的"负债"?

最后,极端假设一下,给你花不完的钱,或者让你做全世界最大的官,但条件是让你终此一生都不再有父母妻儿亲朋好友,你愿意吗?

相关文章

  • 减负以后,增什么?

    教育部近来高度重视减负。但本官今日并不讨论减负能否实现或如何实现。 今天要思考的是:减负以后,学生在增加出来的更多...

  • 减负以后

    减负以后,我的日程不再被排得满满当当。打开日历,发现它空空如也,回想起被堆砌得密密麻麻的过去应该是半年以前的事了。...

  • 减负☞增负

    对于减负和增负的这个话题大家一定不陌生,今天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一下,当然所有言论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我也不知道从...

  • 减负令发布后孩子负担不减反增?教育部长回应

    减负令发布后孩子负担不减反增?教育部长回应 减负令发布后孩子负担不减反增?教育部长回应 回应大学排名:不为排名 ...

  • 日更(31)2020-06-08

    减负、增责(2) 减负、增责,关键是把自己摆进去。“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才不...

  • 陈宝生:五减负

    一是从学校减,叫做从学校教学减负。这些年,我们对学校减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人讲叫作“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这个...

  • 「众说纷纭」话说“三点半”

    减负!增负?学校减了负,家长增了负,孩子没减负 寒假结束,多地关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调整,又引发了热议。“部长通道...

  • 一句话

    现在的负重,是为以后得减负。加油!

  • 日更(29)2020-06-06

    减负与增责 大多数企业如何真正做到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 听说农合又涨了

    听到农合费又增 八舌七嘴自心清 本来减负惠农事 反惹农民抱怨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减负以后,增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ls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