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去趟北京呢,更何况在我在很小的时候来过北京,当时八十年代的北京还保持着古朴典雅,那些胡同小巷,雄伟壮观的故宫,秀丽典雅的颐和园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终于在2016年春我辞去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
北京很大,容得下每一个充满梦想的人,在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我在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做了一名护理员,这是一家高档老年公寓,一进门宽敞的大厅,高大的罗马柱,让我一愣一一这地儿到底是星级宾馆还是养老院,环境还真不错,开始了我的养老人生。
虽然是养老院,其实有很多工作人员都很年轻,二十多岁,比如照护长、护士、社工、实习生等,因为这是国家开放养老服务行业后开办的新型养老机构。在这里我接受了系统的养老服务培训,给我印象挺深的是一位姓冯的照护长,90后,山西人,个挺高有个1米7,身材瘦长,面容清秀,带一付复古眼镜,看上去有几分严肃。她工作特认真,每次晨会都要进行一些工作上的培训,但人也很热情大方,看到天气热了就自己掏钱给大家买西瓜,过节大家一块儿聚餐也有说有笑的。有一次,我护送一位老人外出就医,因为老人发病,情况紧急,我又是第一次到北京老年医院带人就诊,去了以后又出现老人家属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按说我送急诊后便可离开,经不住家属再三哀求等她来,于是我照料老人一直等到老人外孙女赶来给老人做检查,住院已经很晚了,她又求我照料一下老人等她爸爸来换我,看着这位年轻姑娘善良而焦急的神情,尽管我已紧张心烦透了,当时老人九十了,裤子已经尿湿,躺在病床上呻吟,以为要摸着地狱之门了,要随时观察照料,我心里想走但又于心不忍,得知姑娘已是两个小孩的妈妈,家中有事,老人是她外公,但从小很有感情,所以住养老院的费用是她出的。很有孝心啊,我钦佩这样的年轻人,当然她也称得上美丽,高高的个人,圆圆周正的脸庞,典型的北方美女。于是,等她走后我一直照顾老人的女婿(姑娘爸爸)赶到,回到单位,已经半夜了,告知冯照顾长,她也放下心来。后来,这位老爷子又发过一次病,他高血压发作,以为要死了,耳朵又聋,大嚷大叫,又是我把他送往医院,又一次起死回生。所以老爷子居然把我叫做救命恩人啊,后来他要回老家,我跟他告别,他是个离休老军人,来了个军礼……我想我可当不起,我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单位的其他领导同事们,医院医生护士们……做了应该做的,才保住了您的命。但我的眼眶还是湿润了……
做服务工作时间久了,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感情的,特别是中国这个特别注重家文化的传统国度,工作时间久了,和老人会象朋友和亲人的感觉。老人年老体衰,情感孤寂,需要身体病痛的照料,精神上也希望有所慰籍。在这里住的老人大多文化程度挺高,有干部,大学教授,工程师,画家,医生……可以说年轻时都是社会精英,在院里经常举行的书画展上,他们泼墨挥豪,文艺表演上,他们吹拉弹唱,翩翩起舞,你不禁为他们的才华在心中喝彩,要知道他们都是八旬以上的耄耋老人了。如果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你会了解到他们有过曾经多么辉煌的人生岁月,有的年轻时留学外国,一位老人曾送给我他当年留苏的礼帽;有的年轻时转战南北,一位离休老奶奶给我讲述她当年参加革命的故事,堪称女中豪杰,还有一位老人告诉我她当年能到北京工作是因为考了全省第一,有一位老人是位天文学家,天上有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有一位老人是我的湖北老乡,以研究《易经》著称而在中国社科院工作的教授,更有开国大典上和毛伟人站在一起的川北圣人张澜副主席的后人,当然还有胡同里的平常大爷……跟他们一聊我感觉对历史与现实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对中国对北京的理解与热爱多了一点深沉。
人老了大多有病,养老护理员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病患程度提供生活照料及医学观察,工作有时会又脏又累,在不自理区,跟老人屎尿打交道是主要工作,还有进餐,助浴,喂药等,还有完全不自理的老人更是二十四小时需人照顾。还有一些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更是难以照料,能吃能喝,却不能理解现实世界,生活节律紊乱……人老所呈现出的苦态可以说多种多样,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写到这儿我想到一次到某养老培训机构上老师讲到养老服务之社会需要竞汕然泪下,大概想到养老服务之痛了,这也是养老服务缺人干,缺专业人干的原因了。要提高这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必须从加强管理,改善员工待遇,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努力,当然这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认知度提升有很大关系,但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个养老院里就有不少年轻人,他们有的学护理专业,有的学养老护理,他们是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的生力军,她们能在这个行业打拼是很值得称赞的。但主要的护理人员来自农村中年以上人员,他们的优点是吃苦耐劳,缺点是流动性大,专业护理服务知识久缺,需要一定时间培训。
人都会老,但人都怕老,有一位九十岁老爷爷不让我称他爷爷,说叫大爷好些。大爷在北方话里是伯伯的意思。他有高血压,每天让我量,其实总有一些偏高,医生说在正常范围,但如果说高了,他老人家一天会让你量八次,否则睡不着觉,只好报低点儿……还有一位老太太,人非常好,把家是钢琴都捐给院里了,还把儿子不穿的好衣服送给我,可就是事儿多,有一回让我帮她找助听器(上万呢),整个房间找遍了就找不着,就在我无可奈何时,她从垃圾屡里给找着了,"怎么扔那儿呢?"她老人家尴尬的笑了。这就是老了的日常状态,要有百分之二百的耐心才能安顿好他们的身心,所以有时会很累。
但是,感恩是主要的,看得出单位也在不断改善经营管理,过年过节都有一些福利,吃住上都还不错,要是能在工作安排上更加完善一些待遇,那就更好了。我就是最终不能适应夜班工作而离开了。
后来,我在一所民办小学找了一份国学老师的工作,教孩子们读诵儒家经典,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是古代治理社会的道德法宝,更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现代社会对老人的尊重照顾体现着社会文明,家庭和谐仍然需要尊重老人,难忘那段养老岁月,这段不一样的经历对我的生命是一次沉淀,一次升华!
在京工作期间,我经常去看故宫,特别是在景山上看,雾霭云霞之下巍峨的宫殿在周边众多现代高大建筑簇拥下却更加辉煌,我经常去颐和园,它的一池碧水荷叶连,它的长廊里的孙悟空等故事画像和儿时来过时一样……似乎更美了,不同的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了,只有长城竟然无缘得上,最近的一次因访友坐过车到了慕田峪长城脚下,虽然没上去,却第一次近距离地见到了旅游车带来的一车又一车活泼靓丽的外国青年人,他们来爬长城。
我想,当我老了,这些将成为对中国对北京最美好的回忆,到八十岁再爬一次长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