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给刘邦献上一计,却被张良火速否决,差点坏了大事
《资治通鉴》日读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120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二零四年
【相关人物】
•郦食其(读音:异基),刘邦的谋臣•张良,刘邦的谋臣
【故事大概】
上一篇文章讲到了,刘邦想要通过政治手段,瓦解项羽。可是,项羽也不是吃素的,多次派人去进攻刘邦的粮道。
粮道,对于一个军队来说,如同血管一样重要。如果粮道断了,相当于血管断了,整个军队都会瘫痪。
眼看汉军逐渐缺少粮食,刘邦急得不可开交,赶紧把谋臣郦食其召唤过来,商讨计谋。郦食其脑洞大开,先是给刘邦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成汤进攻夏桀,最终消灭夏桀,建立商朝,把夏桀的后代分封到杞国的故事。
第二个是周武王进攻商纣,最终消灭商纣,建立周朝,把商纣的后代分封到宋国。
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郦食其是要想向刘邦说明,秦国失去民心,背信弃义,不断地侵略讨伐其他的诸侯国,还把人家的社稷给灭了,不给人家诸侯国的后代留下任何一块封地,这就相当于灭了人家的后代,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郦食其希望刘邦能够像成汤以及武王一样,复原六国,扶持六国诸侯王的后代,这样才能够让他们臣服自己,让他们拥戴自己。而且,这样做,项羽就会屈服于刘邦的后代,不战而胜。
郦食其的想法非常的美好,不过他对项羽可能有些许的误解,居然认为项羽会心甘情愿地臣服刘邦,这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刘邦在郦食其的说服之下,居然心动了。刘邦对郦食其说:“你说得很好,我这就吩咐下去,命令他们刻下印章,你负责把他们送到诸侯国的后代那边去。”
于是,郦食其便退下了,等待印章制作完毕,马上出行。
一天,刘邦正好在吃饭,张良从外地回来。
刘邦马上召见了张良,高兴地对张良说:“子房呀(张良的字就是子房),有个客人向我进献一个计谋,用来对付楚国,那效果是杠杆的。”
刘邦迫不及待,饭还没吃完就把郦食其的计谋全部告诉张良。
张良一听,脸马上就变色了,问刘邦说:“谁给你出的馊主意?你要是这么做,汉朝就要灭亡了!”
刘邦一听,吓了一跳。他知道,张良运筹帷幄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他这么着急,肯定是出来大问题了,赶紧问张良,为什么会这么说。
张良十分着急,直接就拿起桌子上的筷子,为刘邦解释。
第一点,张良认为,成汤、周武王之所以分封夏桀以及商纣的后代,是因为成汤以及周武王有把握控制住他们,不让他们作乱。现在刘邦想要控制住项羽,这是不可能的,异想天开的事情。
第二点,周武王进入朝歌(商朝首都)之后,表彰了商朝大臣商容,释放了纣王的叔父箕子,还加高了比干的坟墓。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说明了周武王的贤德。张良认为,刘邦并不具备这样的贤德之能。
第三点,周朝取得政权之后,马上就开放巨桥(河南省曲周县)的粮仓给百姓,还将鹿台(商纣王所建之宫苑建筑)的钱散发给百姓。张良也认为,刘邦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当初刘邦初入咸阳的时候,差点就因为贪图美色以及华丽的宫殿不走了,也差点因此惹怒了项羽,被项羽给灭了。
第四点,周武王战胜商纣之后,便把战车改装成为礼乐所用的车,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以后不会再打仗了,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
第五点,把战马的装备都卸下,放养到华山南部,表示以后都不会再使用战马来打仗。
第六点,把牛群都赶到桃林,目的就是为了告诉百姓,以后都不会用牛车来运输军粮了,国家都不会再打仗了。
分析完周武王以及成汤的事迹之后,张良开始分析刘邦目前的形势。
第七点,现在追随刘邦的人,很多都是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旧友,他们这么做,就是希望能够建立功勋,然后能够得到一些封地作为赏赐。而刘邦直接忽视了他们,把六国的后裔给找出来,直接就分封他们土地。将士们怎么可能会服气呢?以后谁还会追随你刘邦呢?
第八点,如果项羽的势力越来越大,其他六国的后裔,难道就不会跑过去追随项羽吗?你刘邦又有什么能力,控制住他们呢?
张良拿着刘邦吃饭的筷子,在饭桌上将这八点描绘出来,刘邦听得哑口无言。饭也顾不上吃了,把嘴里吃的东西一脑门子给吐到地上,大骂郦食其:“这个蠢货,差点就坏了我的大事!”
马上就让人把刻好的印章给销毁了。这件计谋也到此终止了。
【推古验今】
张良是代表着改革派,郦食其是代表着保守派。
改革派的张良,认为以前留下来的规矩,一定要根据形势的不同,加以改进。不能够盲目地照搬过去的做法。
保守派的郦食其则认为,以前的做法已经得到了验证,说明是可行的。照搬以前的做法,也是没有问题的。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张良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张良所提出的八点反对意见,也是非常中肯的。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
1、牢牢控制住绝对的权力;
2、表彰有能力,有功劳的人,获取功臣的支持;
3、让百姓享受改革的红利,获取百姓的支持;
4、注重休养生息,保证战争的正义性;
5、善于利用利益来控制功臣;
6、消灭潜在的对手,以及潜在的危机;
这六点,不仅是对于治国理政有着深远的作用,对于个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触类旁通】
如何打败敌人、离间敌人、瓦解敌人?姜太公一文说透了(二) |《六韬》管理之道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