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囫感
囫感《坛经 心经 金刚经》 佛教的世界

囫感《坛经 心经 金刚经》 佛教的世界

作者: 情聆 | 来源:发表于2021-03-17 14:55 被阅读0次

提到宗教,脑海中往往最先出现的是这么几个词:“迷信、神秘、难懂”等,当然还有些宗教名称,比如佛教。

提到佛教,“虚无、清净、厌世、消极”还有“迷信封建”等词眼也随之而来。但真正的去了解感悟佛教奥秘的人如今怕是少之又少。对于佛教的世界更是片面的。

1.佛教的世界,没有矛盾。

自相矛盾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韩非子说的这虽然是个滑稽的小故事,但揭露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充满着矛和盾,整个世界是个矛盾体。我们常说的利与弊、善与恶、优与劣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在佛教的世界中,却是没有矛盾的。佛教中有个著名的“风吹幡动”故事。到底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我们一般认为按照佛家注重内在来讲,肯定是心动。但六组慧能大师告诉我们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个开放性的选择题。是幡动,是风动,是心动,是人动,幡没动,风没动,心没动……都是对的。用我们现实的世界观去理解会觉得这说的完全不着四六,哪有这样的选择题。主观题也要言之成理。这根本就讲不通啊。

究其原因,佛教的世界没有二元对立。《心经》中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即是此理。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顺理成章。

2.佛教的世界,什么都没有

提到佛教的宗义,虚无肯定是其亮眼的标签。我们比较熟知的自是慧能大师和神秀大师的偈语对比。当时五祖弘忍大师要选一人传授衣钵,令弟子各自做偈语,以此来考查,神秀做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闻之,便言神秀仍未看破,便亲做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师对比两人,高下立判。便有了后来的六组慧能大师。

对比二位大师的偈语,神秀大师的境界不可谓不高,“菩提树、明镜台”,这些都是佛教世界的圣物了。能到次境界亦属不易,然慧能大师参到“菩提树、明镜台”时,并没有执著于此,而是更进一步,看到了佛教世界的灵魂,那就是“无”。

“无生无死、无离无合、无善无恶……”

现代人批判佛教也是因为佛教构造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而会导致人们看破世间一切,令人消极厌世。

如果这样看待佛教的“无”的话 ,又是不恰当的。这是又执着于“无”的实相了。

3.佛教的世界,什么都有

慧能大师在讲法中曾言: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慧能大师认为佛教的世界又是什么都有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虚空,也含万物。“无”本就是最多的有,“有”也是最少的无。前面提到如果我们总是执著于虚无,认为“无”看破到极致才是“无”这又是“有”了。那怎么理解佛教世界的有和无呢。答案是不能。

佛教的世界永远只能是悟,无法理解。

慧能大师顿悟是悟,神秀大师的渐悟也是悟。但永远无法理解。我们现在看来佛经所说的就是佛理,就是佛教的世界。实际上佛经所述的并不是佛理、佛教的世界。它只是你在“悟”道上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

佛教的世界,我想,在《金刚经》最后的四句偈语已然道尽: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写这个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只是想让自己这20多天的感悟再次回归内心。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这篇文章所写的这些,而是让我明白了人生在做加减法。

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做加法,不断的充实自己,但充实的仅仅是社会中的“你。”在灵魂深处的你是需要不断的做减法的,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反省的便是灵魂深处的自己,是否有增减变化。佛文化给我的并不是消极的厌世观,更多的是让我更加认识了“浑然一体”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囫感《坛经 心经 金刚经》 佛教的世界

    提到宗教,脑海中往往最先出现的是这么几个词:“迷信、神秘、难懂”等,当然还有些宗教名称,比如佛教。 提到佛教,“虚...

  • 定力

    心里想着 金刚经 心经 坛经 练定力!

  • 读《扶轮问路》

    大概半年之内认真读完了《金刚经》,《心经》,《坛经》,比尔•波特《心经解读》,《六祖讲〈金刚经〉》,也反复...

  • 01、不负如来,不负肚皮

    【内容来自得到《熊逸书院》】 佛教知名度比较高的经典,如《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等,...

  • 老祖宗的智慧

    朋友介绍《六祖坛经》让我有空看看,我一直理解的佛教经典就是《金刚经《心经》《楞严经》……这些,没听说过这本书。 但...

  • 《坛经》:让学生找见自己

    《坛经》原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佛教著作。唐代以前,中国的佛教经典都是从印度“取经”传入的。如著名的《金刚经》...

  • 正念端性贯始终,宽心大肚容天地

    正念端性贯始终,宽心大肚容天地 -------读《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祖坛经》有感 ...

  • 从《心经》看企业文化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下文简称“心经”)是汉传佛教中文字最为简练、内容极其丰富的法宝,与《金刚经》一样是中国佛教中...

  • 狗才是最容易成佛的

    狗与成佛的关系,对我,是缘于《金刚经》。我不算佛教徒,也说不上信佛,完整读过的经典,只有《金刚经》和《六祖坛经》。...

  • 星云大师讲心经

    从网上买了两本佛经。 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后来又附带着给了本心经。 附带着给并不是心经不重要,而是因为心经很短!只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囫感《坛经 心经 金刚经》 佛教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ce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