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作者: 周老爷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19:05 被阅读0次

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欲—————

如果说李商隐是写朦胧诗的圣手,我想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 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闪电的感慨,把朦胧之美推向了美学的巅峰。

雾与云的结合是自然赐给我们一道美丽的景致。在山的尖端,云雾缭绕,轻纱薄绡,缥缈而神秘,那美就来自朦胧使人观之愉悦。

在黄昏郊外,我们的视线所及之处,西边的晚霞,林野村庄,梵刹古亭,这些常见之景,因为朦胧而愈增其美,只是这种美过于一览无遗。

如果在夜间月光的照耀下再看景物时,却发现它们更显得迷离朦胧、深沉纯净,尤其是那荷塘月色美仑美奂。也使我对夜晚有了一份执著地爱恋。

在夜色、月光、星空朦胧之美的舞台上,在模糊的景致之中,有"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的感觉,让人生出遐想、会去品味暧昧,来一腔怀念满腹的愁思。裹着朦胧的意象,在水光山色的空蒙迷茫中表达对往事无限的眷念。

中国古典文学的朦胧之美在古诗人的作品中得以完美地彰显。在淡远隐约的景物里、诗词中,过滤掉心灵的隐痛,淡化人生坎坷、世态炎凉,只留些许哀婉缠绵,在豪迈奔放里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

搁下中国古典诗词,我从月色中走入现实,发现现代的爱情诗歌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通过艺术、诗的窗扇,去照亮苏醒的或沉睡的人们的心灵,看到了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看来痛苦而愉快的忧郁是植根于自然和人心中永远的朦胧情结。

在这篇文的收尾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朦胧之美与距离有关的命题——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仅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感情的最高境界。距离是产生朦胧之美的法宝,因为,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

我想,在探寻朦胧之美的美学内涵的同时,我们更要把朦胧与人生紧密相连。在生命的征程中,显而易见的脚印既轻又浮,随风而逝;只有忧郁朦胧的脚印,却永远镌刻着,向人昭示着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关文章

  • 故弄玄虚

    花是花 草是草 花非花 草非草 花非草 草非花 花是草 草是花

  • 花非花

    彷徨,在爱情里独自迷茫。 幻想,让过去随着时间流淌。 是非,会让这个社会价值不菲。 红玫瑰与黑玫瑰, 又何尝不会产...

  • 花非花

    喜逢“年花一课”, 老师准备的花材丰盛且富含寓意, 有桃花,针垫,小雏菊,山里红, 郁金香,金鱼草...... 木...

  • 花非花

    大漠飞花 旷野茫茫 回眸那一瞬恍然 沐月澜沧 夜雨秋霜 铃音过境 一应千年 三山五岳四殊途 背道而驰的世界 想不出...

  • 花非花

    一梦三秋黄粱悟, 云深雾岚已成烟。 儿郎叠唤晨光曙, 油盐酱醋心未蔫。

  • 花非花

    工非工,农非农 春复夏,雨裹风 千首诗文店中记 一朝擂主堂上红 注:猜一现世人名。

  • 花非花

    只要花儿芳香几人在意土里埋的是粪只要树叶翠绿谁又在意树根穿过了尸骨 当金钱妒红了双眼还有几人坚持底线当欲望膨胀了心...

  • 花非花

    在月季花的香气里 蒸腾着我们往昔 青春的记忆 究竟谁爱过 那单薄的少年 又是谁 把风当作承诺 空待了若干季

  •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 自...

  •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非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fe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