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作者: 周老爷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19:05 被阅读0次

    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欲—————

    如果说李商隐是写朦胧诗的圣手,我想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 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闪电的感慨,把朦胧之美推向了美学的巅峰。

    雾与云的结合是自然赐给我们一道美丽的景致。在山的尖端,云雾缭绕,轻纱薄绡,缥缈而神秘,那美就来自朦胧使人观之愉悦。

    在黄昏郊外,我们的视线所及之处,西边的晚霞,林野村庄,梵刹古亭,这些常见之景,因为朦胧而愈增其美,只是这种美过于一览无遗。

    如果在夜间月光的照耀下再看景物时,却发现它们更显得迷离朦胧、深沉纯净,尤其是那荷塘月色美仑美奂。也使我对夜晚有了一份执著地爱恋。

    在夜色、月光、星空朦胧之美的舞台上,在模糊的景致之中,有"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的感觉,让人生出遐想、会去品味暧昧,来一腔怀念满腹的愁思。裹着朦胧的意象,在水光山色的空蒙迷茫中表达对往事无限的眷念。

    中国古典文学的朦胧之美在古诗人的作品中得以完美地彰显。在淡远隐约的景物里、诗词中,过滤掉心灵的隐痛,淡化人生坎坷、世态炎凉,只留些许哀婉缠绵,在豪迈奔放里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

    搁下中国古典诗词,我从月色中走入现实,发现现代的爱情诗歌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通过艺术、诗的窗扇,去照亮苏醒的或沉睡的人们的心灵,看到了一个自由的精神世界。看来痛苦而愉快的忧郁是植根于自然和人心中永远的朦胧情结。

    在这篇文的收尾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朦胧之美与距离有关的命题——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不仅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感情的最高境界。距离是产生朦胧之美的法宝,因为,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

    我想,在探寻朦胧之美的美学内涵的同时,我们更要把朦胧与人生紧密相连。在生命的征程中,显而易见的脚印既轻又浮,随风而逝;只有忧郁朦胧的脚印,却永远镌刻着,向人昭示着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非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fe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