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随笔|王世贞1566

作者: 风清不扬81 | 来源:发表于2024-07-22 05:50 被阅读0次

【原创非首发,首发《苏州杂志》,文责自负】【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长期欢迎哦】

1566年出现在太仓王世贞身边的文士,至少还有45岁的昆山梁辰鱼。其新剧《浣纱记》经过数年打磨,应已基本完成,正好能腾出时间北行游历。开年以后,王世贞在离薋园为他设宴践行,席间赋诗“慨然揖我渡江去,欲捲长虹天际头”,还写信介绍他去济南见自己的同道挚友李攀龙。

面对梁辰鱼的新剧,其实最高兴的还是昆曲之祖魏良辅吧。多年以前,魏良辅就在仕途与艺术之间做了选择,他辞任山东左布政使,寓居太仓南码头,苦心钻研改造南曲,一心放飞戏曲梦想。这些年,魏良辅与吴地行家反复切磋,将箫管以外多种乐器巧妙纳入,终将南北曲融为一体。如今眼见“水磨腔”声名远扬,世人赞叹“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更有梁辰鱼之辈“起而效之”挂出昆曲第一剧的硕果,年近古稀的魏良辅想必心中甚有满足。

1566年,太仓沙溪的曹逵已经逾花甲。他宦游在外三十多年,固守清贫正直,返乡养老之后,文人气度依旧。这一年,老曹拿出自己求学时代苏州书商雕版印行的《世说新语》进行翻刻,署题“太仓曹氏沙溪重校”,无意中为古籍流传增加一个新的版本。同样年逾花甲的曹逵与归有光,一个刚介辞官归故里,一个年老未敢忘忧国,人生道路各有选择,唏嘘声里无谓高下。

而老曹想不到的是,他翻刻的《世说新语》随时光流转,其中一册将经严复批校收藏,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另一册将被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收藏,最终收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但后人却能想象得到,王世贞兄弟必然会得到同乡老曹赠书,或者说不定,老曹刻本还为王氏兄弟后来批点《世说新语》提供了引子呢。

曹逵印书之时,太仓的莘莘学子迎来一点小小利好。巡按吴中的御史温如璋把籍没田分拨给太仓州学和嘉定县学作为学田,其中嘉定得田四百多亩,但其中六成却在太仓境内。按御史本意,自是谁家田租归谁家。可佃户们普遍贪图方便,太仓境内的嘉定学田之田税都被他们直接交给了太仓。嘉定县学交涉多年也改不了佃户的习惯,后来直到万历七年索性放弃了这部分学田,相当于太仓州学无意中多得二百五十多亩的便宜。

学田是宋代以来的制度,由政府划拨用于当地教育。这一年温御史的无心决策,让太仓学子们得到了一点长久小利。温如璋是河南洛阳人,这几年与王世贞常有来往,“问政之瑕,相与促膝论诗甚适”,却不知这份情谊是否影响了学田划拨。

相关文章

  • 行草·王世贞诗

    当时七子才名大,谁似金瓯出御题。 摇笔江南开雨露,挥鞭海水卷虹霓。 张公政就民堪乐,蜀国弦调听不凄。 倘许元戎过小...

  • 大明王朝1566观后随感

    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发现很多历史上的聪明人,就这部剧里面的五派典型: 严党:严嵩、严世蕃、赵贞吉 清流:徐阶、...

  • 古典诗词丨王世贞

  • 古典诗词丨王世贞

  • 诗词楽趣 | 2021.3.6 飞空浥苍翠,悬沫成丹雘

    丹雘飞空浥苍翠,悬沫成丹雘。王世贞《善权水洞一首》 *浥:yì,沾湿 *丹雘:huò,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 *王世...

  • 大忠似伪

    《大明王朝1566》里有个片段,在查处浙江贪腐案时,赵贞吉跟海瑞的对话中,赵贞吉用了“大忠似伪”这个词形容海瑞,看...

  • 《莫之仙体》王世贞诗

    当时七子才名大,谁似金瓯出御题。 摇笔江南开雨露,挥鞭海水卷虹霓。 张公政就民堪乐,蜀国弦调听不凄。 倘许元戎过小...

  • 【康氏典故】不如归去③

    康氏典故 不如归去③ 【杜宇道不如归去】明·王世贞《怨王孙·和王明佐新声慰其不遇名曰怨朱弦》词:“徙...

  • 品读古人的画丨明末清初画家王鉴

    王鉴(1598-1677年),字圆照,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王世贞的曾孙。王鉴出身于一个...

  • 关于书的小感慨

    马伯庸在《古董局中局2》的最后,提到文中写到《金瓶梅》与严世蕃、王世贞相关的事情是参考了吴晗的相关作品。这里面提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4】随笔|王世贞156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m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