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懒得做晚饭,反正也要出去遛狗,不如就出去顺路随便吃点吧。
牵着小狗狗出门了,出来又觉得不知道去哪里吃,吃什么。没有目的地走到了小区对面的广场。
咦!这么热闹啊。很久没来这里了,变了不少,看来疫情后,这消费力度大涨。整个广场摆了好多零时摊点,各种各样的小吃饮品应有尽有,有的摊点放着劲爆的音乐,渲染着热闹的气氛。很多摊位坐满了人,吃得热火朝天的,看样子这里人气起来了,之前可是冷清得很。
我被各种美食逗得有些流口水,但转来转去,我却做不了任何决定,我到底要吃什么?倒是我的小狗狗引来了许多喜爱的眼光,它的颜值和毛茸茸的萌样确实引人注目,很多人不禁逗起它来“好可爱呀,叫什么名字呀,你好乖哦……”它似乎知道自己很漂亮,越发的卖起萌来……
我看来看去,啥都想吃,又啥都没有吃,最后走到一个卖小糕点的摊位,一种用糯米做的三角形的粑,是烘烤的,停留在这里,是因为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卖三角粑的挺多的,而我们就喜欢吃,后来这个慢慢的少了,再后来好像消失了。今天看到这个,不禁有些惊喜。
记忆中三角粑很便宜,不过那是好多年前了。我问了一下,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比以前贵了许多,但过了这么多年,这物价翻十倍八倍也是正常,以前人民币还用分币呢,一分钱可以买到一颗糖。现在三五两块都是小钱,角币都只有五角的,也不用现金呢,手机对着扫下二维码就好了。以前地上一分钱都有人捡,现在一块钱也没人捡了,懒得去弯那个腰,如果捡还抹不过那个面子,更别说五角,根本就看不到五角了。
我心想一个要三块,两个要五块,那当然是买两个划算,于是买了两个。可后来我又觉得不划算,为什么呢?因为我只吃了一个,吃不完两个,剩这一个放在那儿,冷了后有些硬更不想吃了,这样就有点浪费了,我就在想,只吃得下一个干嘛不就买一个,只需花三块钱,何必多去花两块钱买两个,吃不了就浪费了两块钱,没必要去多花那两块呀。
可能要说这不过就两块钱的事,又何必去在意呢?但从消费观念来说,是不是应该思考的呢?这只不过是个小价钱的例子,那如果是其他大金额的事呢?又该怎么才划算呢?
就像遇到各种搞活动,也就是同样的道理,本来只需要一个或者一点,但是看搞活动买多挺划算的,也就买了许多,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捡到了很大的便宜,很划算,但是很多时候发现买回去的东西根本用不着或者用不了那么多,有的时间久了最后是扔掉了的,这样看,到底划算不划算呢?当时不买那多,需要多少买多少,其实还花不了那么多钱,那是不是更划算呢?
说来说去,我都有点懵圈了,晕。哈哈,划算不划算,以后还是看当时所需,不去贪那点小便宜才是划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