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生活、爱教育
“更好地成为自己”比“成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

“更好地成为自己”比“成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

作者: 相逢一笑 | 来源:发表于2017-02-07 14:48 被阅读5363次

    用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著作《巨婴国》,且把彼书的结尾作为此文的开篇语——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饱满而自在,愿我们都能证到这一点: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读此书前,我一直喜欢这句话——“成为更好的自己”;现在,我更喜欢——“更好地成为自己”。

    很多学校都把“成为更好(最好)的自己”作为学校的校训,之所以把“更好的”作为定语放在“自己”的前面,是为了强调“更好”,突出“精进”的意思,以此来鞭策学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达到自己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正如一首诗《成为最好的你》中所写:“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两相比较后,我更认可这种说法——“更好地成为自己”。将“成为自己”连在一起构成动宾结构,前面加上“更好地”三字修饰,则重点强调的是如何“成为自己”。

    人,总是要面对以下三个层面的关系:一是与“物”,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二是与“人”,与他人的关系;三是与自己,与心灵的关系。“成为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要处理好与自己心灵的关系,而这是最难的。传说中阿波罗神庙门楣上的那句“人啊,认识你自己吧”的箴言,之所以横亘千年依然激荡人心,正是如此。

    弗洛伊德把“我”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

    “成为更好的自己”,是站在“超我”的角度去思考,这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视角,一个须仰视的视角。“更好的自己”是想象之中的“我”,而非实际生活中的“我”,这个“我”更像是一个道德模范。与这个想象中的“我”相比较,现实中的“我”总是那样的渺小与不堪。

    鼓励与要求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其用意当然是要彰显“激励”与“鞭策”的作用。其潜台词是“你还不够好”,或者“你还可以更好,不要骄傲”。事实上,许多家长正是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孩子考试得了80分,父亲会说:“怎么错了这么多?没有用心吧,你应该考得更好!”孩子拿了一份98分的卷子回来,父亲会说:“那2分怎么丢的?好好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考满分!”孩子终于拿回来一张100分的卷子,父亲也会压抑住心头的喜悦:“才考了一回满分,不能骄傲啊!”总之,孩子所做总是还不够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你应该“做的更好”才是。

    其实,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我价值感”。所谓“自我价值观”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期许,是相信自己能够做成、做好此事的“自信”。“成为最好的自己”表面上好像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期许,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可是,实际上收到的效果可能会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很多的时候需要借助他人的评价。如果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总是“我还不够好”,那么他的自我期许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成功是成功之母”,“自我价值感”的确立也是如此。虽然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在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时候,可能真的需要变一变,要不吝赞扬才对。

    “更好的自己”是道德视角,也是理性的视角。它让我们以理性来审视自己,而把自己感性的部分压抑在内心的深处。“我”是我应该成为的我,而不是我真实感受到的“我”。重理性,轻感性,这也是我们社会的通病。可是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极其理性之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感性是神赐的天赋,理性则是忠实的仆人。而我们创造的社会,让仆人荣耀,却将天赋忘怀。 “股神”巴菲特也说,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最关键的教诲来自于他的父亲,父亲一再对他强调说“尊重自己的感觉”。

    对于小学生来说,感觉是最真实的,理性往往是空洞的。可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却往往更注重空洞的、理性的教育,却忽略真实的、感性的教育。与理性的教条化、概念化不同,感性崇尚的是真实与丰富。生活正是因为真实,才如此丰富。“更好的自我”或者“最好的自我”却会在某种程度上抹杀这种丰富性。它一方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一方面却又规定了评价的标准: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实际上,鲈鱼的生活状态可以多种啊,可是是活泼的,也可以是安静的,甚至是调皮的,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最活泼的小鲈鱼”呢?在理性探索的同时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觉”,才可能达到哲学家罗素所说的那种境界——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过于强调“更好的自己”,还可能导致自我的迷失。前面已经讲过,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往往需要借助周围人的评价来实现。过于强调“最好的自己”,可能会让孩子着力去讨好别人,迎合别人,从而构建一个“假自我”。

    我们的文化欣赏“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可是很多这样的孩子却并不快乐。一个朋友说:我1岁就被送到托儿所,在那里过得并不好。我妈很引以为傲地说,我2岁左右就会乖乖坐在楼梯上喝中药,从不让她费心。其实我不是不怕喝苦药,只是不敢让妈妈费心。我怕妈妈不要我,怕我会一直待在托儿所里。不是我想乖,是不敢不乖。现在长大了,和妈一直不亲,和人也很难保持亲密关系,很痛苦。

    我小时候也是一个一直被别人夸的懂事的“好孩子”。为了成为大家所说的“好孩子”,在家里我不和弟弟、妹妹抢东西;在学校,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群男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却站在一旁谨言慎行。我不愿和任何人发生冲突与矛盾,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需求与愿望降到很低;我不愿麻烦别人,自己能做的事一定是自己做。从小到大,我的确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与赞扬,可是有时感觉真的活得很累,缺乏的是激情与活力,遗弃的是决断与酣畅,真的是把自己活成了武志红老师书中所写的“中国式好人”的模样。回首往事,有时候,我在想,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们到底是要为自己活着,还是要为别人活着?今天,如果让我在“完美的假自我”与“有缺陷的真自我”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会坚定的选择后者。

    迷失自我的人,终会面临悲惨的命运。电影《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中的松子的一生是惨败的,她正是一个迷失了自我的人。她自我价值感完全依靠外界来建立:小时候她一直试图让爸爸看见自己、喜欢自己,却永远受挫,直到一天,她靠做鬼脸赢得了爸爸的一个笑容。从此,她一生中做了无数次鬼脸,每一次都是为了讨好别人。可是,这个可怕而滑稽的鬼脸,只能讨好父亲,却会吓着其他所有人。最终,她觉得自己人间失格,面临的是人生的一次又一次失败。她一直希望成为他人眼中“最好的自己”,可却没能“成为自己”。

    “更好地成为自己”是全视角,它立足“自我”,憧憬“超我”,悦纳“本我”。它的重点是理解与悦纳。它的目标是构建核心自我。

    个人成长中,核心自我的诞生,是一个超级里程碑。 核心自我诞生前,你像是环境的响应物。譬如,你对别人的评价超在意,似乎别人的评价定义了你是谁,你会极力调整自己,以争取做到该环境内的最好。这种时候,你是没有自由度的,别人的评价,会极大左右着你。 一旦核心自我诞生了,环境的变化,还会激发你的反应,但不再能动摇你的根基。由此,你有了从环境中跳出来观察的能力与一份从容。

    核心自我的构建基于一个基本的自恋:我是好的。这种“我是好的”的自恋感,是一种凝聚力,可以将关于自我的各种信息凝聚在一起。可以说,这种自恋是一种向心力。

    让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正是要孩子能够理解自己、悦纳自己。这里谈到的“悦纳”指的是能够愉悦地、坦然地看待和接受自己,从而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要从自己的身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自己更高的期许,并为之而努力。这时候,孩子会自信地说:“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虽然我身上还有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总的来说,我是好的!而且,我会变得更好!我不必为此去讨好谁,迎合谁。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

    一个勇于“成为自己”的人,能够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批评。这是基于“我是好的”的自信而建立起来的。如果连这点基本的自恋都未形成,任何一点点”我是坏的“的信息就可以让其自我破碎。一些一直被大家看好的孩子,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后便一蹶不振,有的甚至走上不归路。很多都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核心自我”。“核心自我”有如定海神针,有了它,就不会过多受到外界的干扰,时时聆听内心的声音,进而达到王阳明所讲的“心外无物,心外无法”的境界。

    核心自我是孩子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动而流动的,放松,专注,并天然地富有创造力。不过,核心自我的形成,总是取决于一个人与周围关系的质量。若有一温暖且能良性互动的稳定关系,孩子就会感觉到,心灵在迅速成长。这就需要父母和老师给孩子提供一个抱持性空间?这需要做到三点: 一、在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他; 二、在他受挫时支持他; 三、让他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可以安全自由地流动。 在抱持性空间里,一个人可以很放松,可以做自己。并且,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抱持性空间里,他有空间可以观察自己,也有空间观察别人,因而可以变得更从容。这样,突然一天,他发现,自己不再被外在环境中的苛刻评价所左右,那就意味着,他终于有了自我。

    综上所述,要让孩子得到发展,首先要让他们“更好地成为自己”。一个有了这样高度的自我觉知能力的孩子,一定是快乐的、自信的!因此,我以为,“更好地成为自己”比“成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

    (此文是读武志红老师书籍时的一点随感。文章并未抓住《巨婴国》一书的核心内容展开,武老师意在对国民性进行深入剖析。我只是结合自己关注的教育问题来谈,挂一漏万,难免失之偏颇,还请大家见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更好地成为自己”比“成为更好的自己”更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tm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