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炙热的晌午,明晃晃的大太阳毫不吝啬的发光放热,强悍的紫外线长驱直入且霸道无比。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上紫外线尤其猖狂,匍匐在道路边的灌木丛上的绿叶被炙烤地蔫头耷脑灰头土脸,山峁背阴处的绿色植被也是强撑着精神可劲儿的舒展,但还是显的萎靡不振似是垂垂老矣。我全副武装——用劳动保护服装把自己捂盖的严严实实,在井场内仔细巡视检查了一番,所有机械设备均安全运转,正常!没有半点“跑、冒、滴、漏”迹象。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心静了下来,燥热感似乎没有那么严重了,火红的制服被汗水浸透后紧紧的黏贴在后背上也没不适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扭头的瞬间,我发现院内放在水罐上的洗手盆沿上有一群麻雀停留,心里竟然有丝丝欢愉在升腾,好奇心毫无来由的油然跃起,便蹑手蹑脚走到墙角背阴处,静心摒气,仔细打量,观察。
蹲在盆边沿上的麻雀,看上去个各像毛绒绒的小圆球,在灵活的左右扭动,那玛瑙般的小眼睛的机警探视四周,发现没有危险、不安全情况后,便开始自由恣意活动,结伴嬉戏,忽地飞起,倏地落下,轻盈敏捷地跳跃,唧唧喳喳,连飞带跃,小巧玲珑的身影敏捷的而警惕,跃动快捷,丝毫不拖泥带水,犹如闪电般在忽闪,忽闪。当四周寂静无声时,麻雀们聚集在一起,鸟语欢快四出:叽喳叽喳,叽喳,唧唧喳…….。叫声连续偶有停顿,短促快捷,粗短有力亦或高亢尖细,似是你来我往的简洁短促问答,言语字字玑珠,快捷简单;又如争吵辩论,高叫连声,你争我抢,甚至会彼此戏啄两下。喧闹过后又归于平静,有的麻雀儿在饮水;有的在啄水清捋羽毛;有用短粗的喙去啄几下肚皮上乳白色的羽毛;有的低头饮水后急速摆动头部将多余的水四下乱甩的;也有悠游自在闭目养神的……。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打量麻雀,发现活泼机警的麻雀自由自在的样子真是很有趣极了。
图片来自网络说起麻雀儿,山间,地头,空地,草滩,甚至晾衣绳上,电线上都落着,随处可见,它们一天到晚蹦蹦跳跳,叽叽喳喳,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让人司空见惯。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不以为然。是常态。
小时候,不懂事儿,常撵着去看调皮捣蛋的男孩子去掏麻雀窝,捉麻雀,取雀儿蛋……跟着架秧子起哄,帮着给捉住的麻雀腿上绑绳子。被绑的麻雀,养在纸盒子里,没过两天却死了,仰躺在盒子里的 麻雀儿双眼紧闭,淡黄的嘴喙边有流渗出唾液的痕迹,两只干瘦爪子紧紧的篡握在一起,毛色灰暗颓败,生气全无。盒子里的米和水都未曾动过。惊诧之余,心中惶然,不安,脑中随即略过同伴们兴高采烈地捕获麻雀时,麻雀惊恐的神情:黑黑的小眼珠里透出哀怨惊慌无助的绝望的样子,让人不由衷的想象出它被关在纸盒子里愤然决绝的姿态,不吃不喝,在密闭的纸盒内惊慌失措的飞撞,惊叫,寻找出路和自由,直到气绝身亡的样子。
回家后心中惴惴不安,便向老奶奶坦白,不待说完,老人惊恐地带惋惜与责备的口吻说:遭罪呀!好端端的生灵就让你们这帮坏娃儿给糟践啦!
我不屑的低声嘟囔:“麻雀儿吃粮食呢!秋天,我还在稻田边赶麻雀呢。”
“可它也吃虫哦,遭罪啊,遭罪啊!以后再不敢打麻雀啦,记住没!?丫头子打麻雀腌菜菜会臭……麻雀虽长的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可它气性大,是有骨气!是养不活的!”奶奶絮絮叨叨教诲。
自此,老人的告诫谨记在心:自然界的生灵,不可以随便涂炭!要不,会遭报应的!
貌似不起眼的麻雀有着居然有“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我们居然对它高贵的品质无动于衷,从不知晓!
不要杀戮小鸟,鸟给庄稼捕虫,反哺了人类。如果没有鸟,那虫不是更猖獗?大自然是环环相扣的。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天下一物降一物。没有哪一个是多余的,也没有哪一个是没用的!
图片来自网络奶奶没有读过书,是个文盲,但她在生活中留下的哲学,足够我一辈子受用:对自然界中的生灵,要有慈悲之心,不可随意杀戮鸟雀!这不仅仅是老人家的善良和慈悲,它还包蕴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现在,我每天都会给洗手盆更换干净清澈的水,待鸟雀儿去安心饮用,去欢愉的嬉闹。
有时也会把剩饭或米粒洒在园子里,因为那里是鸟雀常驻足唱歌,嬉戏,找乐,欢聚的礼堂。
在琐碎繁杂的工作之余,透过窗子,会看见大群的鸟儿在园子里出没,在树上跳跃,听着鸟儿生动悦耳的短语长句和高低音。
顿时,心生欢喜,寂寥的苦闷也如烟逝去,留下的是内心的一派清凉。
恬静,安然,在心头漫漫、缕缕氤氲而来。使人有和自然融合的惬意之感。
花鸟蜂蝶皆四邻,芬芳馥郁漫满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