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一件事,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的一位顾客(五十多岁的阿姨)因为不小心,摔断了膝盖处的骨头。从村里到镇上的路中,因为电车没电,所以打电话让我小弟去拉她们过来,做了检查,医生建议到区中心医院去做手术。在我准备送她去区中心医院时才知道,她不敢告诉她老公摔断骨头的事。我当时一听,也是楞了,差点没反应过来。试探性的说:这都断了,手术肯定是要做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大叔迟早会知道的呀。阿姨解释了整个过程,是为了小孩高考去拜神,在去的路上遇到上坡,怕车不够电,坐在后面的她就从三轮车上跳下来,结果就发生了意外。加上大叔从几个月前生了一场病之后,整个人的脾气也暴躁了,所以她不敢跟她老公讲。开三轮车的那位阿姨也附和说:我们现在都怕。我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话表达,只能够嗯一声:这样啊。
因为涉及到要动手术跟住院,所以需要身份证。我让我弟送完货后顺道去她家取,因为来回大概三十多公里,所以我们只能先在店里等。期间听到她跟她老公打电话,虽然是家乡话,但语气间略微听得出一点意思。刚开始,她老公借推忙,拒接去老家屋里取身份证到街上等我弟去取过来。后面虽然回老家去取了,但只拿户口本,连件住院换洗衣服也没见。我在一边默默不说话,那阿姨觉得麻烦到我们,挺不好意思。但我除了说:没什么,不会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弟将东西取来后,我没见到她老公,就直接送她跟另外一位阿姨去中心医院,全程四十公里,连聊天的心都没有。
乡下因为经济不发达,所以有些观念比较落后,这个可以理解。但有些事当我稍微了解多一些时,会发现:这恐怕不是一般的不可思议。刚开始接触这边时,发现这边的人名字相似度特别高,三个字就一个不一样,而且是好多一群人。即使到现在,我还会将人跟名对错。这个相似度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当我听到这边的妈妈们,原本都是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但生了小孩后就变成:妈+小孩名字的一个字。比如小孩的名字叫:小明。那他妈妈便叫:妈明。当时听到这个习俗时我是切切实实懵了,为啥这样叫??那小孩他爸也没见叫:爸明。所以这周围很多妇女之间都是不知道彼此原来的名字叫什么的。而这些人也都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习俗的背后,细思极恐。所以这几年来,但凡本地热心人士想向我介绍那个谁谁时,只要对方是在村里或者乡镇上工作的,一律拒接,条件再怎么优渥都不行。上次有一阿姨笑着说:小王,你是不是条件高了。我笑着说:没有啊,一直都是没条件的。赶紧转移话题,伤不起。
很多人一说起乡下,就会说:淳朴。但我觉得说这话,肯定是不想得罪人。只能是相对而言,因为乡下本来各种条件就不那么齐全,加上大家农忙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才会给人与淳朴的感觉。有些事,要不是亲眼所见,会觉得这是很不可思议的。算了,负面例子就不多举了。
试想了一下,这些“ 阳光尚未照到的角落”,有什么办法可以逐渐改善呢?
1、互联网的普及让人看到了希望之光。
2、交通的便利打通了新旧观念之间的通道。
3、教育。
前几天出去办事,晚上逛了一下广西大学。或许太久没有进校园了,那天晚上感慨连连,甚至还后悔读书时没有谈恋爱,哈哈、、、也是醉了。一直很羡慕那些校园老师教授的小孩,每天在那种环境的熏陶下,幸福满满(或许在当事人看来并不这样觉得)。看着一张张洋溢着青春、书卷气的脸,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校门之外的喧嚣根本就听不到,也无所谓。林荫小道上,微风徐徐;池塘里,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下,是各种心跳。老弟提醒我:我们就不要走没有灯光的地方啦,免得打扰到人家。只能笑着默默往有光的地方走。貌似跑题了、、、教育,大到一个民族与国家,小到个人,教育,是改变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