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蒸”是由四川人发挥到极致的。
“粉蒸”对四川人的意义是家的亲切与母亲味道的合集;是川味人家家宴、思乡的常备款;是游子远行,行囊中的殷殷期盼。
曾见过一大群四川人聚在一起,就为了吃一口从遥远家乡寄来的米粉,面前摆着的大屉小笼竟统统都是以粉相蒸,蒸羊肉、蒸牛肉、蒸排骨、蒸肥肠.....
也听过六十岁的儿子每一次要告别巴山蜀水,踏上归途的前一天晚上,家中的老母亲都会亲手炒好米,臼成粉,只为了“新鲜”两字。年复一年,都是如此,间或还要邮寄几次。
“粉蒸”就是四川人心头的朱砂痣,再著名大酒店和成品粉蒸配料,都永远无法企及那个自制或手臼的味道。“粉蒸”是属于每个四川人的家常,而且每家都有着独到与别致的芬芳,有香有辣却是共性的符号,一度让我误以为粉蒸必须是香料十足且有辣味的。
我不是四川人,但也喜欢粉蒸,喜欢着四川朋友们馈赠的心意与不同,却始终在寻觅“正宗”的路上跋涉前行。直到有一天,在北京一个小小的食堂里,吃到了不辣、不正宗却酱香十足的粉蒸肉,大悟。
开始了我的实践之路。几年下来,反复摸索之后,我已经有了自己非常“不正宗”,但极合自家口味的粉蒸之作,尤其是蒸排骨是我家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今天就示范个:粉蒸羊排
粉蒸通常有三个要素:一是要有米粉,三是要有主料,四是要有辅料。
首先从米粉炒制做起,这个很费功夫,可以一次多做些,常温保存一个月没有问题,冷藏时间更长些。
1.米选免淘洗的,可以省掉最麻烦的洗、沥、晾环节。400克大米加100克糯米,可以增加粘糯之感,
2.调味料只选八角和川花椒两种。
3.小火慢炒,大约要1个小时时间,千万不要糊锅,直到米粒出现极小黑点,整体变得黄褐色,咬一粒比较脆,就可以了。
4.自然晾凉,挑出刚才炒时用的八角、花椒。喜欢这两味料的香气,但不愿过于浓重。而且这样可以进退有余,把足料用在主料上即可。
我的拿手菜:“不正宗”的“粉蒸羊排”更可口5.手臼或用打碎机做成不太细腻的粉状,不必均匀,这才是家常的魅力,也是好吃的秘诀。
我的拿手菜:“不正宗”的“粉蒸羊排”更可口6.保鲜盒密封保存。
主料的准备相对简单,一般是肉、鱼、鸡、鸭之类,肥肠、牛蛙等也是相当美味的。我们家庭对于满口货的肉肉能力不强,比较爱吃小肋排。
选不肥的羊肋排斩小块,用凉水浸泡4、5个小时,多冲洗几遍后,攥出多余水分,加葱姜蒜、生抽、盐、料酒和极少的老抽与糖腌制,这里可根据喜好增减,揉匀后入冰箱冷藏腌制一宿。
第二天拿出,先看有无汁水,不能过干(可添加生抽料酒),我这个刚刚合适,与别家不同的是我没用甜酱和郫县豆瓣,而是用了阳江蒜蓉豆豉。拌匀后,加入米粉,边看边加,直到每一块肉都沾上粉,每一点儿粉都沾上汤汁就行。
我的拿手菜:“不正宗”的“粉蒸羊排”更可口 我的拿手菜:“不正宗”的“粉蒸羊排”更可口然后用荷叶做器,先泡软并清洗沥水,而后修整补漏,铺在专用笼中。没有荷叶直接在笼屉上放料就行,只不过辅料需要的量比较多。
辅料,四川本地多选红苕、南瓜,因今做羊肉,我用了铁棍山药切成滚刀块铺底。辅料的作用一是铺底支撑,二主要是让主料的油水滋润,起到吸油、吸味与中和作用。
在辅料之上将滚满米粉的羊排依次排开,尽量不要摞起,以免熟不透。
我的拿手菜:“不正宗”的“粉蒸羊排”更可口现在又是慢工活了,水开上笼(水要加足),要蒸大约40分钟再闷一会儿就熟了。如果不用荷叶,熟得快,30分钟左右就行。
我的拿手菜:“不正宗”的“粉蒸羊排”更可口粉蒸不怕火大,越酥烂越好,再说切的大小,厚薄都是些变量,只要能达到主料浓香绵长,辅料浸润在充分饱满的料汁之中,就是最好的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