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42329/8a56855df1a0ac02.jpg)
01
清晨,母亲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下楼,我不知道她是今年第几次送我了,每次都是固执送我下楼给我拿东西,站在路口送我上车。
当我坐上出租车回望站在路口的母亲时,她也在张望我坐的车,母亲的身影渐渐模糊,当母亲转身往回走时,望着母亲萧索的背影,我的眼泪又不争气的留下来。
其实我是在害怕,害怕生命中一次次的目送。
02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一段描写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描述。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步履蹒跚的老人执意要给儿子买橘子与母亲每次我走都要送我下楼,在路口张望何其相似,深沉的爱何其重!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工作在外父母多病,心里时刻牵挂着母亲,很怕出现意外而我不能陪伴在身边,心里总是恐惧。
每一次要回单位与母亲离别时,都要独自伤感几天,生活为什么不能两全,我只是想工作能离父母近点,还求而不得!
从上大学开始离家,上学时每一年寒暑假回去两次,工作后回家的次数一年也数指可数,每年陪伴在父母身边时间太少。我总是怕我努力的速度赶不上他们老去的速度。
刚刚打完电话,母亲又是自己一人去打针,听着声音很落寞,在我走的前一天,她反复问我你确定你明天走吗?
我的内心很纠结,我多么希望我的工作在父母身边,每天下班能看见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在周末能带他们去郊游,母亲时常说她哪里也没有走过,就希望去海南和西双版纳一趟,看看那里的风景和人文环境,就是这么一点点心愿我都无法满足。
时常觉得愧对父母,常年在外陪伴在他们的时间屈指可数,想起母亲送我时落寞的背景以及自己独自打针,心里说不出愧疚。工作即使再有多大成就,也不及能时刻陪伴在父母左右。
03
这次回家,母亲在灯光下做针线活,拿针的手不像以前那样有力,曾几何时,母亲的手为我撑起一片天。
母亲渐渐老了,开始依恋儿女,回家时母亲高兴地神采风扬,到离家时分明在她的眼里看见落寞,她也越来越像小孩子,需要我们哄和陪伴。
牵着母亲的手,时常让我想起朱自清《背影》,母亲深沉的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每一次离别都让我想到龙应台的《目送》,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提起笔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睛是湿润得,母亲的背景总是在我脑中盘旋,我也要努力缩短行程,或做出选择,不要在每次远行时目送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