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
天地也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我甚至觉得庄子像有显微镜,和望远镜,如果在显微镜下,一个毫毛的尖端也可以是一片平原。这也就是他说的量无穷,在数学上有无穷大,也有无穷小,没有终点。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曏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
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
有大智慧的人是既能看到近处也能从长远眼光看事情。时间是没有止境的,世事是无常的,活在当下,不期盼将来,也不追悔过去。真心问问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觉得不能判断准确就用失去法,在脑海里想象失去什么自己将是最痛苦的,那么什么就是最珍贵的。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得失看淡,没有任何一样得到不伴随失去。如果觉得一件事简直完美到没有缺点,那么不是自己的认知看不到他的缺陷,就是还没到时间显现出他的弊端。同理,如果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件事犹如毁灭样的打击,也是自己看不到机会,并非没有解决办法。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生命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
这一段写的太好了,庄子才是真正有宏大宇宙观、历史观的人。从整个宇宙看去,人渺小不如一只蚂蚁,从历史时间维度上看,人的生命不如一闪而过的流星,而世人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谋求无穷尽的知识,所以内心才会迷乱,也得不到任何东西。一辈子迷失在欲望中。
活在当下,此时此刻,一瞬间里。对自己当下每分钟都有觉知的去过,而不是为了达到将来想要的什么成就去过今天的生活。我理解的庄子的价值观确实完全颠覆以前的认知。但想想这种状态还挺酷的,不患得患失。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是啊,毫末下还有分子、原子,原子还包含原子核,原子核还要分质子、中子、电子,谁知道质子里又分什么呢,现在科技没法观测下去不代表不能再继续分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