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超越气拘物蔽?

如何超越气拘物蔽?

作者: 阳明悟行学宫 | 来源:发表于2024-09-23 17:56 被阅读0次

气拘物蔽

初释:指的是一个人被气质所拘束为外物所蒙蔽的状态。

壶天山人诠释:其实这个讲的有点像佛门所说的业力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样,然后你的气质就决定了你的发展和定位,有一点性格决定命运的概念。但是这个实际上也是局限了我们,所以需要修学,我们修学要破的就是这个气,打开自己的局面,升华自己的性格,突破自己的气质,这就是我们修学的目的。而另外一点就是外物,是人都有欲望,而我们往往会停在物欲上难以自拔,而修学就是要破掉我相和物相,得到一个真正的成就。

应用: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要想真正的有所成就,首先就要突破自我,只有不断弥补自己的短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十全九美的人你才能具备成功的条件。但承认自己的短板并改变它非朝夕之间的事情,今天就教大家一个快速弥补自己短板的方法。其实当自己遇到某一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可以跟自己说一句话:我可以,我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后天的修行去弥补自己的这一短板,然后默默的去做。这样坚持下去的结果一定是会给别人造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弥补自己的短板最关键是不要自己被自己所吓到,一切实际上都可以改变的。

相关文章

  • 气拘物蔽

    《传习录》中王阳明有一段话:“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

  • 气拘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此处“气拘物蔽”,我理解是指“内外阻碍”,在内,内心力量不足是谓“气...

  • 20190504-《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学习笔记-学问思辨行

    1、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气拘物蔽。致良知。天资禀赋不够,物欲太重,就容易...

  • 【传习录读书札记82】不行之不可以为学

    第137条(《答顾东桥书》之七)原文节录: 来书云:“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

  • 2020-02-27-阅读笔记-《传习录》

    原文: 来书云:“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3】知行同体,反求诸己。

    【来书云:“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非学、问、思、辨以明天下之理,则善恶之机、真妄之辨不能自觉,...

  • 涤俗

    石涛在《画语录》中说:“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劳心于刻画而自毁,蔽尘于笔墨而自拘。此局隘人也。”...

  • 蔽物修仙记

    神州边域有一镇,名景阳镇。东复行数十里,有一山,名不知名山。 不知名山山如其名,比其周山峭拔万仞,崖险岫峻,嶂隐云...

  • 格言联璧

    优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陷,拘迫则气邪,急遽则气耗。

  • 《道德经真义》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人人具足,个个圆全,又何待于复哉?不知人自有生以后,气拘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超越气拘物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sf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