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小学牛晓霞
一、研究目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全方位交流,中国是传统文化的泉源,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文化艺术的美育会在美术教学中怎样体现,会迎来怎样的挑战与变革。本文从美术教育视角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体验,以及利用互联网+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融入课堂之中,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起着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作用。
现状分析
(一)就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依据美术校本,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课堂实际教育还有很大距离,表现在教师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照本宣科成为教师安于现状的教学模式。
(二)随着新的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课堂追求形式和内容的新颖,传统文化的比重在逐步减少,更不能完全形成体系化渗透。
(三)学生对于美术传统知识的了解很有大差距,在实践基础上对于他的实践创新能力更是严重滞后。
(四)西方现代美术对于学生的认识的吸引性,结合教师的喜好,中国传统的再度思考无法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资源。
互联网信息化教育优质的资源成为学生赖以学习的信息获取,在大数据与复杂的内容面前学生自我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欠缺。
(五)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校管理层对于艺术教学的支持力度还局限于单纯的完成读本内容,作为一门副课而存在,基本不重视。文化课过度的以成绩论,忽视了美术教学,其次西方文化的影响不自觉的淡化了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研究思路
现阶段中小学美术教师大部分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有着对中国传统美术学习的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掌握。首先剔除教育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美术的认识不足,运用新的视角对审美能力和实用角度评价的提升,在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中下功夫。一幅好的作品诞生从艺术创作的灵感还是情感,艺术形式的表现都需要一个本源,那就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教师必须依据传统文化实际教学,尤其是对于中小学阶段,美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在新的环境下用好信息化更加使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收获,教师作为引导和参与者,利用有效课堂时间,完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体系,任何一个美术教育的点不可能一节课达到目标,放开对美术教本的依赖,多角度全方位的去达到让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活动。
四、研究创新
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厚重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这些都可成为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来选取文化与艺术当中的精髓,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教学当中,既可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美术的相关知识,还能够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如何来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是深度思考进行创新实践的主阵地。
(一)在鉴赏名画的同时感悟中华传统历史与文化
中国绘画具有长期的历史传承,历代的绘画艺术,从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上,都集中展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历史、审美意趣、艺术成就、文化内涵。通过师生之间共同来鉴赏各个历史阶段的绘画艺术作品,能够让学生观看到具有生命力的历史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绘画知识与技艺的同时,也能够深入地认知与了解传统历史与文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绘画技艺,也要让学生了解绘画作品的创作的时代背景。唯有让学生深入认知绘画者所生活的时代,才能领悟到艺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力。教师可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具有的特点。使学生能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来有效提升自我的审美意趣。例如,在课堂教学当中鉴赏中国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可首先安排学生来进行鉴赏,再让学生讲述自我内心当中的感受。教师讲述创作此画的历史背景及过程。并让学生再次进行鉴赏来发现更多的新的内容。学生经过反复的观察与深入的了解之后,能够看出在绘画当中历史语言,使学生能够借助于认知与理解艺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真切地领悟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精髓。让学生能够从艺术的角度来更加全面的认知中国历史与文化。
(二)运用传统文化来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可充分运用传统文化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中华传统文化源自于历代的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认知与体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知识。因此,将传统文化较好的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提供给小学美术教学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美术。例如:在《星空的畅想》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讲述民间传说故事,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进行美术创作的丰富素材,让学生借助于绘画充分地表达将对美的真实感悟。
2.将传统文化较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既可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在传统艺术当中如何来有效的应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还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紧密联系所学的美术知识。形成生活化的美术学习。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例如,教师在开展《色彩的冷与暖》教学当中,就可充分运用京剧艺术来作为导入内容,来让学生认知与了解色彩所蕴含的意义。教师可运用《说唱脸谱》当中的歌词,来让认知与了解在京剧艺术当中不同的脸谱色彩代表不同的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并深入的了解在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彰显人物情感时,美术元素所具有的作用。
3.传统文化可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民间民俗文化,来深入的感知美、体现美,以此来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寻找美、展现美的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较好的提升美术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三)充分运用民间工艺美术来认知了解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
将传统文化较好的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民间民俗文化,并从丰富多彩的工艺美术当中,来深入的认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充分体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出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才能。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的认知民族文化。例如,在教学《头饰与帽子》时,教师可安排学生来认知与了解多个民族的不同头饰,并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深入的交流,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设计制作多民族的头饰。借助于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与广泛的交流,来认知与了解个中华传统文化之下的民族间文化的丰富知识,并立足于此,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设多样化的民族元素的头饰。通过深入的学习,可让学生较好的理解与掌握头饰文化,并借助于头饰文化来认知传统文化,让学生可从学习美术技能层次递进到学次传统文化的更高的层次,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让美术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化,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并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五、研究方法
相关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对于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 传统文化与美术是母与子的关系。美术是传统文化之子,则必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基因,那么通过对美术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传统文化母体。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传统文化,也为了更好地通过传统文化了解美术,可以让中小学美术课程走进传统文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心灵,为修炼完美的人格与高尚道德情操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践性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与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逐渐增多,将现在所缺失的传统知识揉合到美术教育中去,让艺术生活化,让文化与教育不再脱节,让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加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在缺少情感与关怀的信息时代,具备人文关怀特征的传统文化被慢慢记忆起来。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对于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渗透作用
1.在欣赏课中渗入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传统色彩印象——中国红》欣赏课举例。 首先,以图片呈现事实:这些图片包括春节期间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装饰物上的红色;敦煌壁画中的红色;油画《开国大典》中的红色;剪纸作品、婚庆服饰、影视作品、雕塑作品中的红色;刘翔运动服的红色……,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红色的确是中国人喜欢的颜色,是中国传统民俗中所常见的颜色。 其次,教师点明了“红色是令人热血沸腾的颜色,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着喜庆、热闹,代表着吉祥、如意,更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的颜色。”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讲明红色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五行中是火的颜色,其二是教师对形象后面的文化进行一定的发掘,揭示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吉祥如意的追求。接下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色的运用的方法。如果教师将第二个环节取消,直接由举例进入到介绍传统文化对红色的运用,并继之于进行操作活动,那么这样一节课虽然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题,却无中国传统文化之实了。
2.在技法课中渗入传统文化
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不仅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绘画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从观察生活、学习中表现形式上都有它独特之处等要点。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美学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和理解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
六、实践教学
(一)在美术课外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除了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外,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结合美术教师的特长,开展国画、书法、剪纸、版画、中国结、年画、脸谱、泥塑等艺术学科。
1.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制作方法、
材质、图形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严格的制作工艺。其生动优美的造型以及色彩的和谐搭配,都得到大家的喜爱。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工具少、材料简单多样、好学易做。2.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国画以它特有的工具材料,出现别具一格的面貌,吸引了部分爱好者。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们除了讲解传统绘画技法技巧,欣赏大量名家名作,还结合现代审美思想,以彩墨游戏的方式学习,学生在自由创作中,体验国画的独特魅力,保持很高的积极性。
2.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可以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
(二)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的兼容能力
现代社会属于多元价值、多元文化的社会,人类面临着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危机。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相当疏隔,崇洋者多,自信者少。在危机来临时,我们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却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因此,我认为中华文化所含藏的智慧,可用以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这应该是当代文化的真正主流。
(三)抓住重点,在思品课教学中突出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教学的主阵地,抓牢品德课、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立德树人捷径。
(四)互联网+教育融合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信息时代是对教育的新变革,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键点,如何把握与实践好教师的辨别与实践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美育教学对接互联网+教育进课堂,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互联网纵横的世界,互联网+教育走进小学课堂,美术课堂丰富多彩,从一年互+夏加儿美术课堂实践,传统文化艺术轻松渗透美术教学当中。互+夏加儿美术是由上海沪江互加计划发起的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夏加儿美术专门为村小孩子圆童年艺术梦的教育机构。课程内容以创新为主,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入,每一堂课的网络直播有很大一个团队支持,内容丰富多样,以节日、主题、风土人情等角度出发打造文化课堂,尤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提高绘画兴趣的同时,创设宽松的谈话环境,引导孩子去观察、想象、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摸索绘画的语言,同时在全国平台数千学生共同学习,而老师作为助教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把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创作,在不断变化着的创意美术中,与传统文化有效连接,综合表现。
夏加儿美术实践秉承优秀文化,发展新的变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把主动性交于学生,听学生画,在熟悉的表现手法中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通过艺术的手法理解,关心、尊重所表现的内容。
当学生想要表现一件事物时,要以言语来引导,丰富的文化理论与概念都是对于创作的敏感刺激。
在文化的基础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是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艺术成长方式,也是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提供适合学生能引起共鸣的书籍,可以培养他主观在文化内容前判断、选择的能力,用创造性敢于描绘与整合。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有必要和实效的。 美术欣赏教学能延伸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思想。绘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观察和比较中,逐步学会比较,能概括讲出绘画中的优缺点,长期坚持产生创造能力。美术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等习惯。这些都与智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向上,情绪饱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智力的发展大有益处。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有功能,在美术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七、参考文献
[1]尹少谆,《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戚志容.丰华瞻:《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3]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5]王景浩.《传统文化回归与现代基础美术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6]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1.
[7]陈墙涛.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者黄术教育的发展,科教文工(下旬刊),2009(7).
[8]杜批.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教学,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21).
网友评论